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VS2010 --- Cannot find or open the PDB file ?!

用了VS 2010 會產生 "Cannot find or open the PDB file " 訊息...

查了一下網路上的解答,最後得到一個算是來自原廠的回答:

看來也是一位老中小姐吧:Helen Zhao ?!

---

最後還不免促銷一下新版的 VS11....天啊...還真的還要出新版的啊!

----

專業回答:

http://social.msdn.microsoft.com/Forums/en-US/Vsexpressvc/thread/24b25003-b37b-4e08-be4d-5a23fa6e482b

The message "Cannot find or open the PDB file" is something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If you notice all of the files that this applies to are Windows' system DLLs and other DLLs from third party components. Any problems you are getting are not a result of this message since normally you run programs without these PDB files and they mostly run OK.

So what is a PDB file, well it is a file which contains things like function names and associates them with addresses in an executable and also lines of code in a source file. If you look at the very first one in the list, your application executable, it has "Symbols Loaded" next to it. If you press f10 to start your application, notice how it goes to the first line in your main function? This is thanks to the PDB file, if you press f10 again, notice how it just steps to the next line of code? This is thanks to the PDB file. Giving you source level debugging and giving you symbols so you can get an accurate call stack is really all PDB files do.

If you want to get rid of most of these messages you can get debugging symbols for most of these DLLs, but it won't give you access to the Windows source. If you go to Tools->Options and in the window that appears go to Debugging->Symbols and check Microsoft Symbol Server and in the Cache symbols in this directory text box below, enter a path to an empty directory where you want to cache these symbols. Be warned that this can get big and the first time one of these loads there can be a pause because it will have to download from the internet. If you do this right, most of the "Cannot find or open the PDB file" will change to "Symbols loaded (source information stripped)".

As you probably would have guessed from the tone of this post though, this won't fix your current crashes.


This is a signature

Any samples given are not meant to have error checking or show best practices. They are meant to just illustrate a point. I may also give inefficient code or introduce some problems to discourage copy/paste coding. This is because the major point of my posts is to ai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Do you want Visual Studio 11 Express to be freely installable on Windows 7 and able to write regular C++ applications? Please vote for this.

年輕世代創業計劃

台灣年輕工程師們,抱怨的話多,但真正能行動的少...

抱怨是沒有機會的,只有行動才有機會!

------------------------------------------------

大家都喜歡抱怨老闆沒天良,壓榨勞工...整天賣肝沒未來,但是呢?!

您能改變什麼?!每天還不是得趕著上班~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很多老闆也不是天生就是老闆,當然也不是人人都是老闆的料,但確定的是:

這些老闆們也都是從頭幹起,取得第一張門票之後,才有機會當老闆的。

要不然您以為人家光抱怨就可以當老闆啊?當老闆也會抱怨啊,但人家抱怨歸抱怨外,

人家還是積極的付諸行動...因為這是一種機會,也是一種學習成長。

所以,您也不要老是怪老闆或怨嘆什麼?!您跟老闆不一樣在哪裡?!

因為"機會"不同,當然結果是不同的...老闆為什麼講話那麼臭屁?!因為人家有Guts ...

敢賭這個機會,您呢?!所以人家才會把您的抱怨當作是放屁 。也不會想太理您的抱怨。

---

因為人家賭了這個機會之後,視野與格局是完全不同的...成功與否是另一回事,

但箇中的學習與成長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的。

---

工研院啟動 年輕世代創業計劃

2012年05月31日

【蕭文康╱台北報導】由於台灣投資環境不如以往,加上沒有政府強而有力支援,年輕世代創業環境已不如國外,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昨指出,台灣有很多人才但沒有創業環境,因此工研院期望在下半年扭轉台灣創業環境,而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計劃回台設辦公室,提供年輕人實現夢想舞台。
面對台灣創業環境愈來愈差,蔡清彥表示,工研院自去年開始即設法塑造台灣新的創業環境,尤其看到美國矽谷及中國北京的年輕人積極創業上,更感到急迫感,因此工研院計劃在未來半年到1年時間,透過建立靈活動能人才組織等方式重塑創新文化。


陳:考慮回台設辦公室

陳士駿昨以本身創業過程為例,分享他在大四下學期休學,靠1張信用卡在車庫中創立YouTube過程,並且在8個月內打敗美國3大電視網晚間時段收視的總人口的紀錄,但他覺得很好奇說:「美國矽谷高中生、大學生就在創業了,為何台灣有那麼多工程師,但創業的人很少?」台灣優秀的碩博士生回國後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無法大展身手,他感到相當可惜。陳士駿昨透露,台灣是他的故鄉,但還沒有辦公室,因此目前正考慮回台設辦公室或公司。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則認為,台灣有人才但需資金及政府的支持,不過,台灣投資環境不如20多年前李國鼎時代,需要改善,否則年輕人即使創業也跨不出台灣。劉宇環批評,政府取消投資獎勵後,創投政策不明朗,若以韓國三星大舉在中國投資、未來三星在半導體及電信業發展將會領先全球來看,台灣創投基金在哪裡呢?應是被埋沒了,台灣擁有再好的人才也沒有用。

----

台灣人才多 但創業少

  • 2012-05-31 01:28
  • 工商時報
  • 【記者何英煒/台北報導】

     全球最大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天生就是個創業冒險家。繼Paypal、YouTube之後,他近來第三度創業,成立AVOS System公司,看好台灣高科技人才,他昨(30)日在台表示,AVOS System將在台灣設立據點。

     陳士駿1978年出生於台灣,8歲移民美國之前,他父母帶他去算命,算命先生說他這一輩子都不會有錢,哪知道,陳士駿不到30歲就創立YouTube,並被全球最大的網路公司以16.5億元併購。

     成了億萬富翁的陳士駿,雖然跟著YouTube納入Google體系,但2007年忙碌的行程中,卻意外發現自己得了腦瘤。隔了兩年,陳士駿做了人生最重大的兩個決定,開刀治療,並離開Google。

     他痊癒之後,人生觀也有了重大的改變,他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除了以很快的速度覓得另一半,也與YouTube創業夥伴Chad Hurley再次創業。

     第三次創業成立了AVOS System,目前推出了三個產品,其中之一是delicious,這是向Yahoo!買來的書籤標記網站,不久前則是在紐西蘭推出Zeen個人電子出版平台,第三個產品為美味書籤,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市場。

     陳士駿對於台灣也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他昨日表示,AVOS會在台灣成立據點。他認為台灣有很多優秀的人才,有很多博士級的工程師,但是創業的人很少。他說,在矽谷,許多高中生都想要創業。

     以他來說,創業的內涵都是他認為有需要的,就像是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而AVOS這個平台可提供創業者所需要的一些基本工具,想要創業的人很容易在這個平台上提供自己的應用和點子。至於商業模式,他說,只要有足夠的流量,未來就可以靠廣告為收入。

     回顧投入Paypal,以及做YouTube的時候,父母都持反對意見,他還是持堅去做,但創業前有想過底線,比方說,給自己二年的時間,投資以10萬美元為上限。他認為現在創業環境比以前更好,而且現在創業更容易,創業可說是沒有什麼門檻。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VS2008 to VS2010

記得約半年多前,我寫了一篇關於 VC6 to VS2008  的文章,

當時有網友建議我應該就直接跳到 VS2010 就好了。沒想到這件事這麼快就發生了。

後來在網路搜尋才知道 : VS200x版的把以前非常好用的 Class Wizard 搞得不怎麼樣,

在VS2010 版本才又回復往日功能...唉~不知老人(前輩)言,吃虧在眼前啊!

幸好的是:看起來轉檔重新組譯,沒有多大問題。

---- 以後還會不會再來一次啊?!我想微軟您就不要搞我們了啦...

您們趕快轉做 mobile platform  OS 好了。

PC 這東西...已經很成熟了,硬體也到極限,夠用了,不要搞得大家都痛苦,就是

因為您們一天到晚把人家搞得人仰馬翻的~所以人家才另起爐灶搞別的作業系統。

所以啦...搞生意啦~不要以為人家市場或客人就非得會買您的單,只要您服務差,

東西又難用,人家一有別的機會就會把您換掉的~

咦...想一想我們搞系統應用不也是如此嗎?

所以我們也不能老是要怪老闆啊...基本上老闆跟客戶是一樣的,他都是付錢的~

只要他不爽,他當然有權利換掉您啦。

但不管如何~我還是又換了AP 端的開發平台,雖然我寫的只是小小的AP 程式,

但老是被這麼搞,也是挺不爽的,但有什麼辦法呢?!我們又不能學賈伯斯不爽,

就很勇敢的自己幹...如果台灣能有這麼一兩個賈伯斯的話,我想台灣搞軟體的工程師們

才有機會出頭天,否則,您像我這樣子搞簡單的AP 軟體就已經一肚子火了,

更何況別的工程師呢?!最討厭的是:老闆還無法體諒這一點,也難怪台灣搞軟體的

工程師們的生活才那麼鬱悶啊。

 

---------------


 

--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台積瑞薩MCU合作 擴至40奈米製程(轉載)

不管是在商業考量上,各家所採取的競爭策略為何?我們還是很高興有這樣子的結果。

這代表著我們未來會有品質更好,價格有更合理的MCU 可以用了。

---

這樣子的結果也打破過以往我們刻板印象中:好像非得要那一種Vdd = 5V 或是

OTP 的MCU 才有比較好的環境使用因素。不管是 8 bits 或32 bits MCU ,看來

人家也實際應用在使用環境最為惡劣的車用電子使用環境裡...也有獲得一定的市場

認證與肯定。同樣的,也代表著人家肯定了我們 tsmc 在這方面製程與領域的認證。

若未來真的能夠更進一步的擴大到 40 奈米時,相信其市場優勢是更為顯著的,

您想一想: 那些 0.25 um 或是 0.18 um 製程與 90奈米來說:那是代表著完全不同

的市場經濟規模...人家之所以採取如此的合作模式,也意味著對於未來市場的

企圖心。過去這幾年來,許多朋友也都慢慢有採用 Renesas 的MCU 來從事無刷馬達

控制的系統開發,也都有著不錯的市場反應成果,相對的~Renesas 也提供了

許多系統與業務支持...看來,若有機會的話,那我是否也該好好的考慮一下,

也算是間接的支持一下本土產業發展。 

-----

反觀來看:反而國內許多MCU 廠商為了Cost Down 常常跑到海外找一些便宜的

代工廠,一直在夾縫中汲汲於想利用廉價的成本來爭取市場機會。

但實際上~如此真的有比較好嗎?!就算您不看現在,您也得要看未來啊...過去也有許多

公司的產品,一時只是貪圖成本考量,採用了供貨不穩或冷門規格的MCU ,

結果最後,工程師離職,原廠供應商也不願意背庫存,市場上流通的庫存備品不易尋,

造成最終系統產品的不得不下架。

--- 當然啊...消費性產品沒差,但如果車用電子或是工業控制產品?人家一台CNC 機器

使用了十年,人家還是會找維修部品的啦!

所以啦,我就一直很納悶:如果未來當人家產品的經濟規模越來越大了,

那我為什麼還想要採用那些又難用,以後量產麻煩的東西呢?!人生也沒那麼多

青春歲月在那邊一下子為了Cost Down ,一下子用那一種OTP 的MCU,過一陣子

又要為了那一個小小的價差...重寫韌體,重新驗證系統呢?!...

----

所以,這樣子的產業消息所帶給我們的訊息是:您真的要好好的利用這樣子產業變化

所帶來的未來競爭優勢,好好的努力找一個可長可久的系統應用領域,

認真的把他搞好...為自己留一片淨土吧!

------

我想這也是人家真正考量未來市場需求與長久之計吧!這也是合作的另一個考量因素吧!

----

PS : 以下三家媒體的報導,我個人覺得工商記者整理的最好...他真正表達兩家公司合作上

許多技術與市場策略操作上的細節考量...大家或許可以真正去體會一下! 

---

Renesas 官方網站關於 90 奈米與 40 奈米的產品線:

http://tw.renesas.com/applications/automotive/solution/rh850_auto/index.jsp

光從示意圖您就知道晶圓Size 縮多小?!

----------------

台積瑞薩MCU合作 擴至40奈米製程

 

生產應用於汽車家電微控制器 有助提高產用率

 

2012年05月29日
 

【蕭文康、邱柏達╱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與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RENESAS)昨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協議,擴大在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技術方面的合作至40奈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Flash)製程,生產應用於下一世代汽車及家電等消費性產品的微控制器。


對於簽署該協議,法人指出,台積電取得瑞薩訂單,有利於提高40奈米產能利用率。這次雙方合作內容符合市場預期,並未有令人意外之處,而外傳瑞薩有意出售山形縣鶴岡市12吋廠一事,台積電企業訊息處處長孫又文強調:「不評論市場傳言。」

已採用90奈米MCU

據了解,瑞薩先前已採用台積電90奈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製程生產微控制器,在這次40奈米微控制器合作案中,瑞薩將委託台積電生產40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微控制器。
《彭博》報導指出,瑞薩最新重整計劃草案擬籌資1000億日圓(12.6億美元,約375億元台幣),並將裁員25%員工後,瑞薩昨股價一度重挫13%的盤中歷史新低,惟收盤跌幅縮小至10.62%,以244日圓作收。
瑞薩重整積極,日本《共同社》最新報導指出,裁員規模或將上看30%、或高達1.4萬人。本周瑞薩預定向大股東NEC、日立、東芝等報告重整計劃。
信金資產管理(Shinkin Asset Management Co.)基金經理人藤原直樹直言:「瑞薩電子股價下滑主因市場對於其大幅度重整計劃感到不安,另外市場對於大股東是否將持續投資瑞薩電子其相關衝擊也感到憂慮。」


瑞薩重整擬裁員25%

對於該合作,台積電全球業務暨行銷資深副總陳俊聖表示,瑞薩是微控制器市場的領導廠商之一,這次的合作將協助提供瑞薩新產品推出時所需的效能。
瑞薩資深副總岩元伸一指出,根據去年歷經日本大地震衝擊多條生產線與客戶業務後所學習到的經驗,瑞薩已經加快晶圓廠網路(Fab Network)的布建,藉由此次的合作結合雙方領先世界的技術,建造一個能夠為客戶穩定供貨的架構。

朝向28奈米以下製程

在技術合作方面,瑞薩與台積電將共同合作在MCU的先進技術上,結合瑞薩的金屬氧化氮氧化矽(Metal-Oxide-Nitride-Oxide-Silicon,MONOS)技術與台積電技術的支援,包括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製程與靈活的產能調度。
由於瑞薩原本即在台積電生產90奈米MCU產品,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分析,瑞薩這次是將產品製程進展到40奈米,將有利於拉高產能鬆動的40奈米的製程,而未來雙方也有機會繼續朝向28奈米以下製程合作。

報你知 MCU

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是將周邊的中央處理器、記憶體等運算、記憶等功能整合在一起,具有微型電腦功能,可應用於汽車電子、家電控制、教育娛樂等各項電子產品,依其功能等級又分為4~32元,體積雖小但具整合能力,依規格不同,具有不同等級的運算與記憶功能。

-----------------

台積40奈米 攜手瑞薩

台積電(2330)與日商瑞薩昨(28)日宣布,雙方已簽署協議,擴大在微控制器(MCU)技術方面的合作至40奈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Flash)製程,以生產應用於下一世代汽車及家電等消費性產品的微控制器,即日起挹注台積電產能利用率。市場傳出瑞薩位於日本山形縣鶴岡市的12吋廠予台積電,但據了解,台積電評估團隊對於購廠條件設定超大型晶圓廠為主,瑞薩山形廠月產能2萬片,而且是40奈米以上的設備,並非台積電目前最缺的28奈米產能。半導體設備商認為,假如台積電對瑞薩山形廠有興趣,應該也是以設備購入為主,整座廠房的買入機率相對不高。惟受到買廠消息激勵,台積電昨天股價大漲1.6元,收盤價重返80元,來到81.6元。

台積電主要營收來自歐美,隨著與瑞薩強化合作,可提高日本營收來源,目前日本地區占台積電營收比重穩定在3%。除了瑞薩以外,台積電日本客戶還有日本富士通電子。

台積電表示,瑞薩先前已採用台積電90奈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製程為該公司生產微控制器;在此40奈米微控制器合作案中,瑞薩將委託台積電生產40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微控制器。台積電第1季營收比重中,65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超過60%,來到61%,隨著公司大幅擴充先進製程營收,法人推估第2季65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營收比重將繼續維持60%以上的高水準。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預估,第2季營收目標1,260至1,280億元,季增率19%至20%,比外資預估的14%至16%還好,絕對營收也將創下歷史新高,第2季毛利率目標47至49%,營業利益率34.5至36.5%。

據了解,台積電與瑞薩也就28奈米相關產品進行研發合作,台積電表示,相較於目前的90奈米製程,瑞薩採用40奈米製程生產的微控制器產品具備更高速、更低功耗的優勢,而且晶片尺寸縮小逾50%,這些特性對於整合型微控制器的設計格外重要,該設計將邏輯晶片、記憶體及其他系統零組件壓縮至極小的面積上。

【2012/05/29 經濟日報】
----
-
台積電、瑞薩擴大合作
  • 2012-05-29 01:27
  • 工商時報
  • 【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與日本IDM廠瑞薩電子(Renesas)昨(28)日共同宣布,雙方已經簽署協議,擴大在微控制器(MCU)技術方面的合作至40奈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Flash)製程,以生產應用於下一世代汽車以及家電等消費性產品的微控制器。

     至於瑞薩是否出售鶴岡12吋廠予台積電,雙方仍不予評論。而瑞薩對於外傳可能進行超過1萬名員工大規模裁員消息,則表示組織改革是必須進行的事,但目前為止並無決定任何具體計畫。

     瑞薩是在去年底與台積電達成90奈米合作協議,瑞薩將採用台積電90奈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製程生產微控制器,此次則延伸合作內容,未來瑞薩將委託台積電生產40奈米微控制器,至於28奈米製程則列為未來的合作方向。

     此外,瑞薩及台積電也決定建立MCU平台與製造所需的先進技術,結合瑞薩電子支援高可靠性以及高速優勢的金屬氧化氮氧化矽(MONOS)製程技術,以及台積電先進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製程及靈活的產能調度,未來台積電除了替瑞薩代工,也將可利用授權方式,提供MONOS製程平台給其它IC設計廠或IDM廠使用。

     瑞薩去年底成功開發的40奈米MCU晶片,已經在瑞薩那珂12吋廠中試產,目前製程尚未與台積電CMOS製程整合,不過,在雙方達成合作協議後,瑞薩及台積電將開始進行製程整合,未來瑞薩MCU晶片除了在自有晶圓廠生產,也將委由台積電在竹科12吋廠Fab12中生產。

     瑞薩MCU事業本部長岩元伸一表示,根據去年歷經日本大地震衝擊多條生產線與客戶業務之後所學習到的經驗,瑞薩已經加快晶圓廠網路(Fab Network)的佈建,成為公司營運持續計畫(BCP)之中的一環。

     而藉由此次的合作,雙方也有共識,將建造一個能夠為客戶穩定供貨的架構,瑞薩身為微控制器市場的領導廠商,亦將推動市場成長,為MCU打造一個設計生態環境。

     根據瑞薩以及台積電間的協議,採用90奈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製程MCU將在明年量產,40奈米MCU在2014年量產,而瑞薩總產能的委外代工比重,也將由去年的15%,至2016年增加一倍至30%。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高通強打「公板」 槓聯發科(轉載)

不好意思...轉載這一篇不是針對國內業者,我是看到另一個訊息:

"全球晶片龍頭大廠英特爾(Intel)今年重返手機晶片市場,內部並設下5年內成為

前5大手機晶片供應商的目標。"

----

因為另一篇:"Google佈局硬體 125億美元娶摩托羅拉" 的新聞中提到一句話:

"而現在許多網路使用者可能根本沒用過桌上型電腦,就像使用手機付款與點選一般

這種過去無法想像的轉變所帶來衝擊相當深遠。"

對啊...人家說得也沒錯啊,當行動上網、通訊方便之後,也未必有人真的有需要要去

接觸 PC 電腦啊,所以相對來說:PC 電腦的市場需求勢必遭受傷害!

所以,可以理解的是:手持行動裝置+雲端伺服器 ---> 打敗PC 電腦需求!

所以搞 PC 電腦微處理器的大廠會怎麼想?! 就可想而知了!

衝啊...大家加油吧!

----------------

高通強打「公板」 槓聯發科

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設計大廠高通(Qualcomm)將於6月1日深圳召開年度供應商大會,強攻公板QRD方案(Qualcomm Reference Design),比照聯發科(2454)的公板模式,搶進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

全球晶片龍頭大廠英特爾(Intel)今年重返手機晶片市場,內部並設下5年內成為前5大手機晶片供應商的目標。目前高通已鞏固高階智慧型手機晶片供應商地位,下一步將滲透至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除防堵英特爾入侵,也將侵蝕聯發科在低價手機市場地位。

高通將在大陸合作夥伴大會中宣布QRD方案至今進展及客戶成功案例,市場預期,高通QRD方案的進展及驅動力道,將對聯發科衝刺智慧型手機晶片造成壓力。

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報告,受惠全球3G智慧型手機高速成長,高通2012年第1季已超越德州儀器(TI),成為全球第5大半導體供應商。高通第1季半導體營收30.6億美元,較2011年同期成長56%,這也是高通首次擠進前5大晶片廠排名。

看好全球智慧型手機由歐美轉移至亞洲市場,高通去年起於深圳舉辦合作夥伴峰會(UPLINQ),這是高通首次在美國以外地點舉行合作夥伴大會。

高通表示,將持續投資QRD計畫,以支持新興市場的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預估,高通衝刺低價智慧型手機晶片,將對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矽品等供應鏈帶來商機,但也恐加速台灣手機晶片設計大廠聯發科的競爭壓力。

【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業界傳出,諾基亞執行長Stephen Elop近期訪台。手機供應鏈指出,Elop將與富士康、華寶(8078)等重量級代工夥伴會面,了解諾基亞下半年最重要秘密武器Windows Mobile 8智慧手機的開發進度。

【2012/05/28 經濟日報】


Google佈局硬體 125億美元娶摩托羅拉(轉載)

 

----

Google佈局硬體 125億美元娶摩托羅拉

 

自由時報 – 2012年5月28日 上午4:22

編譯楊芙宜/特譯

一週來,科技界聚焦在社交網站臉書掛牌上市叫好不叫座及種種衍生問題,常被拿來相互比較的另一網路巨擘Google,卻已正式完成125億美元對摩托羅拉的收購,並指派美洲區總裁伍德賽(Dennis Woodside)擔任執行長,未來保持摩托羅拉獨力運作,從此正式跨足硬體業。

去年8月Google宣布這個創立以來最大併購案,原本預計去年底或今年初完成,但直到今年2月才相繼獲美國、歐盟通過,迄5月22日才獲中國首肯,但附帶條件是Google必須承諾今後5年仍維持Android作業系統的免費開放。

著眼摩托羅拉專利權

究竟Google為何願意花這麼大力氣、耗費鉅資完成這項併購?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重掌執行長後的這場世紀豪賭,不僅著眼摩托羅拉持有的專利權,也寄望在它打造行動裝置產品的能力。

佩吉表示,一般人往往高估科技短暫的影響力,卻低估其可長可久的重要性,而現在許多網路使用者可能根本沒用過桌上型電腦,就像使用手機付款與點選一般,這種過去無法想像的轉變所帶來衝擊相當深遠。所以,「現在是進入行動市場的最佳時機」。

然而,Google多年來是靠著堅守線上服務與軟體領域,才成長為家喻戶曉的搜尋引擎龍頭,穩佔美國網路廣告銷售霸主,因而獲利豐碩。

現在摩托羅拉成為旗下部門後,Google必須弄懂低毛利、割喉戰的硬體世界。最重要的是,這項收購交易可能不利於Android繼續擴張市場版圖。

Android經Google領銜的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改良,由於開放原始碼、可自由開發應用程式,很快成為市佔率最高(近6成)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也運用於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各式手持行動設備,包括宏達電(HTC)、三星(Samsung)、樂金(LG)、索尼(Sony)等手機大廠都採用。

一旦摩托羅拉藉Google強勢發展,威脅排擠到Android同陣營手機廠商,恐使他們轉向自行研發或現存的其他作業平台如蘋果iOS、微軟Windows Phone7等,反而打擊到Google的Android市佔率。

其實,Google當初決定收購摩托羅拉,市場分析皆指向後者擁有高達1.7萬項以上專利,可以幫助Google為Android系統辯護,對抗由甲骨文、微軟、蘋果與其他公司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戰。但是,摩托羅拉新任執行長伍德賽表示,Google計畫透過該部門生產尖端創新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伍德賽說,Android平台的威力能在精巧設計、包裝與行銷的行動產品上顯現。他希望透過Google大量工程資源,把摩托羅拉由去年2.5億美元的虧損轉向獲利,三項發展目標包括︰延長電池壽命、改善數位影像科技、加快創新技術在行動產品運作的速度。

美國老牌電信設備商摩托羅拉已成立85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輝煌事蹟包括︰1980年代發明第一支行動電話,1990年代製造出全球第一支折疊手機StarTAC,創造折疊手機無所不在風潮。2004年推出外型薄、時髦的RAZR剃刀機,不僅市場驚艷,也相當暢銷。直到蘋果iPhone以精美外型、觸控螢幕與好用軟體引領新一波智慧型手機風潮,才逐漸敗下陣來。

過去幾次Google嘗試開發硬體都沒有成功。它與硬體商合作的Nexus系列手機,無法撼動蘋果iPhone的市場地位;去年推出首款筆記型電腦搭載Google的Chrome作業系統,鮮少人注意;與索尼、樂金合作的Google電視機上盒與高畫質電視(HDTV),評價普通、消費者反應冷淡。收購摩托羅拉後,外界都等著看Google如何發揮「1+1>2」的功效。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心靈的天使與魔鬼

以下是 auspiciouschen 網友留下的字句:我覺得真的不錯!

------------------

"有人問達賴喇嘛:「關於人性,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達賴喇嘛: 「人類,為了賺錢,他犧牲健康。 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

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 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

 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

 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我想這應該是對園區的工程師最貼切的形容!

------------

但許多人也未必能真正參透。

像一位朋友位居園區公司高階主管的朋友,之前也感慨工作之無奈與些許的惆悵。

有著一副不如歸去兮...想告老還鄉。

但最近業績不錯時,又好像又有那一回事了。我跟他開玩笑說:

人啊...在人性上,總是在右邊肩膀上有個魔鬼;而左邊肩膀卻有著另一個天使。

---

像明明在大公司裡,大樹底下好乘涼...覺得還不錯,---- 這是天使!

但過一陣子後,又覺得這一種大公司老是常常有人扮演白目傢伙,搞得烏煙瘴氣,

常常惹得不得安寧!就覺得這種公司怎麼可以倚靠終身呢? ---- 這是魔鬼!

---

然後明明想賭一把的加入新創公司,想說:只要有朝一日,飛黃騰達的話...肯定

可以光耀門楣,給他狠狠的賺它一筆,可以過著屬於自己悠閒的生活。--- 這是天使!

結果搞了好幾年,業績也不見起色,外在環境隨之起伏不定,原本大家所設想的

產品規格或是市場客戶常常抓摸不定。難道真的有機會嗎? --- 這是魔鬼!

---

大樂透累積獎金攀高,走在路上,看到彩券行門口排著人龍,心想:好吧,

也花一點錢試試手氣。萬一中了獎,明天去跟老闆說:不幹了。 ---- 這是魔鬼!

然後呢,開完獎~啥也沒發生,心裡又嘔氣的說:我怎麼會浪費那個錢呢?!

下回應該還是腳踏實地,好好工作吧!--- 這是天使。

....

人生~生活就是到處充滿一個天使;及另一個魔鬼...而都是在您心中!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台積電 拿下瑞薩MCU大單(轉載)

這則新聞剛好呼應前兩天的新聞內容:

瑞薩傳裁員 盛群、義隆搶轉單商機(轉載)

---

那我們以另一個觀點來解讀分析這樣子的市場訊息。

首先Renesas 這麼大的公司,他的產品又佔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您會覺得人家會

笨到說...眼睜睜的看著別人來搶他的市場嗎?然後坐以待斃嗎?!---肯定不會的!

說到這個又讓我想到星爺電影裡的橋段:

"知縣大人說:搞不好戚家一家人比較笨啊。

八部巡撫的星爺說:那您喝啊!像您笨得像一頭豬都不喝了,人家怎麼會呢?

........."

所以,我們國內有許多半導體廠,就跟這個知縣大人一樣的自以為聰明,

---

當然MCU 用 40 奈米玩?!這會不會太誇張了啊?!據我所知:一般8 位元MCU

用0.18 以下玩,就已經很誇張了...還用 40 奈米?!那我們也不用太高興,這代表

人家的技術也已經卡到一定的能力了 。人家現在要轉單代表人家就是要把這個競爭優勢

一次到位...讓別人早一點死了這條心吧!反正國內MCU 廠也是委外加工,您的加工廠跟

我加工廠一樣了,搞不好人家數量還較大,那大家的生產成本是一樣了。

人家又精簡人力了。擺明就是衝著您來,...這樣子的競爭策略連我都覺得:那我也該不該

乾脆也換這些MCU 廠了?!其實這幾年日系的MCU 價格都還蠻好談的,人家也是很

積極的推廣市場與提升市佔率。尤其經由合併NEC 的MCU 部門就是要讓市場操作更有彈性。

以前我一開始玩引擎控制用的就是NEC 的MCU...人家的品質真的沒話說!

接著那些說什麼人家不玩什麼市場了?也未必如新聞所說。就像他說人家不玩大尺寸LCD

驅動IC ?!其實沒有啦,人家是切割出來用較小的規模玩...這家公司叫做瑞力科技

---

反正市場環境一直在改變,公司要保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其實除了技術開發不能停頓外,

還是需要更多的競爭策略思考,我之所提了這一件事,就是要強調這一點。

以目前搞電子領域,您跟我說:您要單打獨鬥,白手起家...您覺得可能嗎?

如果您只是單純從產品技術開發,而不去思索如此類似的分工合作,或整合相關資源的話。

那您只有靜靜的等待市場淘汰...一味的想Cost down 來幻想春秋大夢的時代過去了。

以前國內有一家M開頭的 8 bit MCU 廠,以前也常常標榜他的東西多便宜...結果呢?!

這家公司已經倒了!他以前也風風光光搞得多有名氣啊...您只要是業內的,就應該知道

我說哪一家了。....但我一點也不意外,如果按照目前市場這一種趨勢在走,而國內這些

業者還自以為聰明,還在幻想用以前那一種產品開發或市場操作手法,很難不保證還

會不會有第二家?第三家啊...(其實,已經好家了啦...以前有家3056 ...改組後也好像

沒人理他們在做什麼?!...還有一大堆上市櫃的MCU 廠這一兩年財報也真的慘不忍睹啊!)

---

環境改變是勢在必然...您不能怪環境,所以人家會因應市場趨勢至少也嘗試調整

經營策略。無論如何也不能坐以待斃。那天一位朋有跟我說:他們公司在新一代

MCU開發過程中,根本拿不定後面配合的晶圓加工廠該找誰配合?

結果連RD 工程師們都無所適從,英雄無用武之地!而業務部門呢?!隨著台面上

這些國外產品的大舉價格與產品優勢(譬如人家就是Flash ...)不要說新市場啦!

連舊市場的維繫都很難!(譬如:客人一直降低採購量,那您還要不要投片壓庫存?

那如該如何抓Forcast ,來預估未來呢?!...)其實這些都是在老闆的一念之間!

----

或許您自己是非常Enjoy 一些MCU 的撰寫,也喜歡搞搞一些小東西 ,但是終究

有朝一日您也想讓手上的東西能有些伯樂可以看到您這匹千里馬!

如果萬一有一天您發現原來真正要把生意搞起來時,才發現說:這些東西背後原來

還有這麼多學問...

您也不要說:反正我一個月也不多啊...或是說我的東西有量之後就很容易談啦!

我常常問工程師:什麼叫做量?!一個月5 K !? 50K ?! 300 K  ?!現在MCU

的單價都已經那麼低了!...這些量,您要不要乘一下?!那個叫量嗎?!

不要到時候,您想玩,想找人家談...人家才不理您呢!

 屆時,您就可以深切的體會到這則新聞背後所隱含的意義了吧!

---

台積電 拿下瑞薩MCU大單

  • 2012-05-25 01:16
  • 工商時報
  • 【記者涂志豪/台南報導】

     全球最大微控制器(MCU)供應商日本瑞薩電子(Renesas)將與台積電(2330)擴大合作,根據外電消息,瑞薩將在28日舉行記者會說明MCU委外代工事宜。

     過去都是在自有晶圓廠生產的MCU晶片將擴大委外代工,台積電除了為瑞薩代工手機基頻晶片等邏輯IC訂單,也將為瑞薩代工40奈米MCU晶片,雙方未來也將針對28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擴大合作。

     瑞薩是全球最大MCU廠,在泛用型MCU市場佔有率達27%,在汽車用MCU市場佔有率高達42%。業界認為,瑞薩將MCU核心事業擴大委外,代表日本IDM廠的晶圓代工委外已勢不可擋,對台積電來說,有助於提高8吋廠及12吋廠成熟製程的利用率,後段封測代工廠如日月光(2311)、頎邦(6147)、京元電(2449)等同步受惠。

     受到接獲瑞薩大單消息激勵,台積電股價昨日上漲1.5元,終場收盤價為80.6元,成交量達40,984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5,671張。

     瑞薩電子去年初受到日本311大地震影響,MCU供貨中斷,一度導致全球汽車工業生產斷鏈危機,因此,瑞薩去年下半年發表最新「事業繼續計畫(BCP)」,為了避免日本大地震等天災可能導致的生產鏈中斷問題再度發生,今後將改採多晶圓廠製造策略,除了提高邏輯IC委外比重,過去幾乎都在自有晶圓廠中生產的MCU及類比IC等產品線,將開始釋出委外代工。

     瑞薩在2010年4月正式與NEC合併,當時公佈了「百日計畫(100-days Project)」,決定進行大規模的精簡措施,而去年全球總體經濟不佳導致日圓升值,加上日本311大地震、泰國水災等天災衝擊,瑞薩2012年會計年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大虧626億日圓。

     為了提早達成轉虧為盈目標,瑞薩針對生產體制進行調整,退出收益不佳的晶片事業,如退出大尺寸LCD驅動IC,並將資源集中在MCU及類比IC等競爭力較高的產品線。

     在製造策略上,瑞薩已經在去年陸續整併舊有5吋及6吋廠、出售海外8吋廠,本身12吋廠將停止28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設備投資,轉向與台積電及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合作。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My Car Engine

----

這是我所開車子的引擎...已經開了十幾年的車子。
最近引擎有異常現象不得不進廠維修...初步檢視應該就是引擎汽缸頭的墊片老舊造成
密封不佳而有滲水之情形。---- 東西久了就是會壞的,這跟有沒有常保養無關。
---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瑞薩傳裁員 盛群、義隆搶轉單商機(轉載)

真是無聊的新聞...

人家裁員搞不好是縮減一些人員以縮減一些成本,然後再跟您拼價格啊。

這兩年來日系MCU 的市場報價也是很殺的啦。...

車用電子要轉單這麼容易喔?!真是外行人講內行話。

另外搞不好人家是透露著另一個訊息是說:以目前市場需求來看,短時間內不會有

明顯的新規格需求,暫緩新產品開發,----那是人家的東西也已經成熟穩居市場了。

---

以前我們台灣許多MCU對於系統應用還常常抱著一些僥倖的心態。

譬如說:像在價格或一些使用習慣上,還在認為說:OTP 跟Flash  有其市場區隔。

那一天我問一位另一家台系MCU 廠的業務說,您們MCU 還想用OTP 嗎?

他根本想都沒想的直接回答我說:現在拿OTP 根本沒辦法推新市場了吧!

據我所知:tsmc 的車用電子製程也幾乎滿載了...不好意思,他們指的車用電子就是

指Flash 製程....

所以啦,這一種新聞可以拿出來唬唬一些投資客,但實質上呢?!搞產品還是得

一步一腳印的啦,您跟我說:現在拿國產MCU 搞車用電子?!那我也只能說:

您車用電子的產品與毛利定義是跟別人不同的啦。

---

瑞薩傳裁員 盛群、義隆搶轉單商機

全球最大汽車微控制器(MCU)廠日商瑞薩(Renesas)傳出有意裁減約6,000名員工,轉單效應引起台廠關注,耕耘車用MCU相關市場長達8年的盛群(6202)受惠最深;義隆、松翰等,也可望分一杯羹。

MCU市場本季邁入傳統旺季,盛群、義隆、松翰等國內相關廠商,對瑞薩縮編可能的轉單效應正面看待。盛群樂觀預期,本季營收季增率可達三成,義隆也朝季增18.9%努力,松翰則目標季增率挑戰四成。

法人指出,瑞薩除了供應車用32位元以上高階MCU之外,也在消費性電子MCU市場具有重量級地位,隨著瑞薩大規模縮編,未來客戶可能朝台廠轉單。盛群等國內業者主攻消費性電子MCU,潛在商機可期,若能取得利潤更好的車用MCU訂單,更有助提升獲利。

法人分析,台灣MCU業者目前仍多以8、16位元為主要技術,盛群、義隆、松翰領先業界,投入32位元MCU相關技術開發,更具搶單利基。業者表示,國際競爭對手一旦退出,絕對是長期利 多。

以盛群為例,汽車電子一直是該公司布局重點,2004年起開始投入車用電子MCU,目前相關營收占比約5%,呈現穩定成長。

盛群車用MCU目前以零件市場 (after-market)為主,如儀表板、車用影音設備、觸控版VFD驅動IC等周邊設備,下半年開始出貨32位元MCU產品,除了主打指紋辨識等新應用,長期也希望切入國際汽車大廠供應鏈。

義隆也有符合工規應用在車用周邊設備的的8位元MCU,公司對於瑞薩的縮編表示「樂觀其成」。

【2012/05/22 經濟日報】

鴻海、宏達電  誰對台灣更重要?(轉載)

說真的,這公司搞這麼大...對我來說:還真的有點給他無感。

台灣員工不到一萬人...大陸員工我們連薪資所得也課不到稅,每次選舉都說要在哪裡

弄個什麼軟體園區?選舉一結束就全忘了,也沒這回事。您說人家蘋果也雇用多少人,

但人家產品的毛利是可以在美國本土創造營收,與貢獻稅收...

創造那些美化的營收數據,真正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的感覺也好像沒啥正面意義?

不要說什麼?!連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在該公司上班,我都覺得他不是在台灣企業上班的!

就連他們老闆的新聞...我也覺得好像是看娛樂影視新聞一樣...買日本企業又如何?

全球知名企業,像人家老美的GE ,歐洲的雙B 汽車...等等,有哪一個企業老闆像咱們

老闆這樣子東奔西跑得幹老闆的?!就算自詡想當成吉思汗大帝王...也沒聽過說:

沒有實質領土疆域...天天跑外面的王者啊,有啦...嚴格講:亞歷山大大帝算啦。

把馬其頓王國丟著,天天年年在外面征戰--- 不過,三十幾歲就掛了。

他一掛,馬其頓王國也跟著掛了....很簡單:因為馬其頓本身國內與周遭諸侯也是對他

無感啊。也是不到幾年就分崩離析了。...最後連跟亞歷山大征戰的軍士們都會厭煩

這一種生活。...連他自己最後死也沒機會死在國內。

大家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人家也不一定跟亞歷山大能夠相提並論的。

---

或許這篇分析報導文章可以提供我們一個非常值得省思的問題。

非關企業或外在環境...當我們每天辛勤努力工作,在為家裡或小孩創造營收。

但卻沒花多少時間多陪陪小孩與家人,那是不是也令別人有所無感的意象?

您天天對外宣稱自己多麼努力的工作...多麼努力的賺錢...結果呢?!

前庭風光,後院卻鬧紛爭。最近看了拿破崙的故事...他也是征戰連連,

戰功彪炳,結果他深愛的女人約瑟芬卻在後院給他戴綠帽。最後也沒幫他生下

一兒一女。有歷史學者的評語是說:約瑟芬給拿破崙帶來許多政治與事業的好運,

而後來的奧地利公主如願幫拿破崙生了個兒子,卻也給他帶來了人生厄運連連...

當拿破崙被流放大西洋小島時,他才又想到他真正愛的女人還是約瑟芬...

歷史評語諷刺的意味濃厚,但又如何?! 這就是歷史啊!

----

鴻海、宏達電  誰對台灣更重要?

韓國三星佔韓GDP兩成二,對韓是間「大到不能倒」的公司,佔台GDP近兩成的鴻海,對台灣的實質意義是什麼?
----
 

營收相當於韓國GDP二二%的三星集團,對韓國而言,是間大到不能倒的公司。那麼,根據《天下》剛出爐的一千大調查,營收三.四兆,幾乎是台灣GDP二成規模的鴻海,對台灣是不是也有同樣的重要性?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和三星集團在韓國創造超過二十萬人次的就業相比,鴻海在中國大陸擁有九十萬名的生產大軍,在台灣僅有不到五千名員工。從就業及創造出口來看,鴻海的興衰,「對台灣實質的衝擊,老實說不大;但會影響台灣的GDP,雖然這GDP是虛的。」長期研究產業結構對社會分配影響的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分析。

近十年來,台灣出口依存度不斷攀升,也就是出口佔GDP的比重愈來愈高,從二○○○年的四成,到去年已成長到六六%。

根據台經院最新的預估,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再下修到三.四八%,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分析,其中,內需創造的經濟成長率,僅有不到一.五%,其餘都是由淨出口所創造。

但因為台灣的出口貨物,愈來愈集中於中間產品,且高度依賴兩岸間的三角貿易,以鴻海為例,從接單到製造、創造就業都在中國大陸,只有把帳做在台灣,造成台灣近年來,雖然經濟成長率不斷成長,卻和實質工資及消費脫勾,使台灣人民對於經濟成長無感。

反觀走向品牌經營、積極投入研發的韓國廠商,能將大多數研發、製造工作以及在全球賺到的錢,都留在國內。

MIT的台積電與宏達電

因此,比起鴻海,產品幾乎皆made in Taiwan的台積電和宏達電,營收雖然只有鴻海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對台灣實質經濟成長率與就業的影響力,似乎才真是大到不能倒。

宏達電製造的智慧型手機,近三年來,已經成為台灣出口成長的主要動力。光是宏達電一家企業的表現,對台灣第一季出口表現影響就很大。

根據財政部關稅總局統計,包括有線、無線電話及網路產品的出口金額,從二○○八年的三一六億元,三年間暴增超過十倍,到二○一一年,為四一五○億元。而從台灣出口的該類產品中,又以宏達電製造的手機為主。

但今年第一季,台灣的出口衰退四%,是自金融海嘯恢復以來(二○○九年第四季),首季的負成長。四月,出口仍持續下滑。

其中,衰退幅度最大的產品,為資訊與通信產品。而衰退最嚴重的市場,則是中國大陸及美國。

將衰退產品及衰退市場交叉比對,得出的結論是,宏達電一家公司的榮枯,幾乎左右了台灣的出口興衰,進而影響台灣的GDP。

宏達電今年第一季營收驟跌三五%,衰退主因,就是在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美國,被蘋果和三星打得節節敗退。

根據市調機構IDC的調查,三星手機第一季的出貨量,較去年大幅成長二六七%,超越蘋果,成為智慧手機龍頭。而HTC則是衰退了二三.三%。

四月底時,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親自參加公司第一季法人說明會。他不諱言,過去佔宏達電營收超過一半的美國市場,已成為最大的挑戰。未來,美國對於宏達電營收的貢獻度,不太可能回到過去的水準。

過去,台灣是由數萬家中小企業組成的外銷大軍,寫出台灣的經濟奇蹟,但根據中研院近年來持續的研究顯示,台灣出口企業的集中度不斷上升。到了二○○六年,台灣有八成的出口來自大型企業。

無論大企業或中小企業,重要的是能持續投入研發、為台灣帶動實質就業及GDP成長的企業。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不進化,便淘汰!─ 產業、薪資與中小企業未來(轉載)

前一陣子有緣認識了一位昔日在中小企業中,號稱某一電子電機零組件師傅級朋友。

他過去曾經接過一些國外客戶訂單,做出品質有好,價格公道的好東西。

也曾經公司規模是光公司工廠內就雇用了40 幾位員工,在外包一些代工給

外圍廠商,也提供了約 60 幾個工作機會。

---

後來在一片大陸風西移之下,也隨朋友到大陸闖天下,結果不到十年光景,

他就孑然一身的回到台灣...現在卻只在某社區當警衛度日。

透過朋友介紹時,我可以從他口中瞭解到他對昔日種種產品上的許多製造開發能力

有其專業與豐富經驗。但也可以體會到其某種傷感的一面。

對於這一件事,我原本想找個話題來寫這個故事,結果,今天我就看到這一篇文章。

我感到難過的是:我們在這個領域裡少了一個專業級的師傅,也少掉了約 100 人的

工作機會。--- 而我們呢?!還得被迫轉向大陸採購這個零組件。對這個零組件的品質

掌握度卻是無所適從的。

-----

當然政府可以看到、聽到許多大集團,大財團的訴求,但又能體會到工業基層的困境呢?

我曾經提到沒有明確的產業政策,當然就無法促進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那民間許多游資

不知何去何從的投資,當然會游向房地產,炒房炒樓炒地皮...哄抬房價!

或許您是習慣在大公司,大企業裡工作,無法體會中小企業的需求,很簡單:

前兩天接到一個USB 問題的電話,該公司是在園區裡,我想公司應該也不小吧。

但是他們的儀器設備卻也是由中小企業提供維修維護的啊...您說:您在鴻海,tsmc等裡

難道許多東西都得靠自己工程師去搞嗎?!產業分工原則下,一定多多少少都會存在

中小企業...如果當中小企業面臨這些經營困境時,那大型企業要把所有事情全攬在身上嗎?

以前我認識的協力廠商有許多是隨著大型公司逐水草而居...一下子華南,一下子華東...

接下來又要到武漢、重慶...他們紛紛說:累了,不想再移了!但是呢?

您要他們回台灣...回來做什麼?!難道真的得回來當警衛嗎?!

我想這篇文章...想當然爾...是狗吠火車,沒有幾位政府官員會正視這個問題,

談經貿合作...合作什麼?!您們能提供什麼東西,台面上的大公司,大企業早就在兩岸

跑了,還談什麼?!中小企業或是農產品...根本都已經陷在困境中,沒有提升競爭力,

哪來有競爭力的產品跟別人談啊?!....或許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吧!

-----

 中小企業曾經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近來卻遭逢轉型瓶頸,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的表現。站在經濟自由化的十字路口,傳統產業的升級已迫在眉睫。
【文/李立偉(作者為上弘開發設計公司產品經理)】

中小企業曾經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近來卻遭逢轉型瓶頸,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的表現。站在經濟自由化的十字路口,傳統產業的升級已迫在眉睫。

1980年代,人們會感受到自己的薪水在十年內翻了兩倍有餘。1990年代,受薪階級的薪水成長了1.6倍。但近十年來,台灣受薪階級的薪水卻是呈現停滯不前的狀態。

我們從「台灣工業與服務平均薪資成長」(見圖一)的曲線幅度即能一覽無疑。為什麼這十年來薪資上漲的幅度極為有限,甚至還可能倒退?為何薪水沒有隨著物價、房價上漲?其癥結點之一便在傳統產業升級幅度有限

台灣工業與服務業平均薪資成長(數據來源:主計處)
 
在生產線瓦解之後

以今年二月沸沸湯湯的lativ事件為例,販售平價成衣為主的lativ網路商店,公開說明必須將供應鏈外移到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引來了喧然大波。因lativ在經營初期是打著「台灣製造」為主要訴求。於是有論者認為lativ現在的舉動無異是傷害消費者情感;也有論者認為,商人總是無祖國,就任他們去吧。

事實上,lativ的官方網站早在前幾年就曾說明,在台灣生產成衣必須面對生產線瓦解等結構性問題──台灣的代工廠無法生產大量、平價且品質穩定的商品。這某種程度反映了部分傳統產業的現況。

台灣有許多像成衣這樣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在歷經供應鏈大規模外移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之後,並沒有新的產業模式出來替換;舊的、支離破碎的供應鏈以及經營模式沒有改變,且仍以製造低技術產品或價格取向的代工業務為主。這種經營模式要確保獲利,依靠的是極大量的生產。但這個供應鏈已沒有承受大量訂單的能力了,因此易被中國大陸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生產者取代。對lativ而言,不再堅持「台灣製造」,是很容易產生的思考模式。

缺乏特色便難以進步

我所從事的產業,屬於袋包箱(手袋、包包、行李箱之類)的一個供應環節,我們的產品出廠價在近十年來不但沒有上漲,還有下跌的趨勢。細究原因,其實是1990年代以來,袋包箱大廠紛紛外移中國大陸,也帶動整體供應鏈跟著外移,而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廠家產品價格,竟然逐漸成為台灣廠家產品報價的參考基準。

另一方面,外移的廠家仍以承接歐、美、日品牌的代工訂單為主,久而久之,在品質與流行趨勢的面向上,都得去掌握歐、美、日前端市場的規範。弔詭的是,留在台灣的廠家,面對國際客戶相繼將訂單轉移到中國大陸,卻也無法轉型提升自己的產業價值,爭取客戶回流;即便想要轉型成自有品牌,但缺乏對市場資訊的掌握能力,製造出來的產品無論在功能或造型都難與國際品牌競爭。

於是,很多台灣老闆面對自己的產品,除了抬出「台灣製精品」的空泛行銷說詞,也說不出究竟是哪裡比中國製的好。在報價時,中國的幽靈又彷彿陰魂不散,往往要多報一塊錢,才真的有賺頭;卻又擔心多報一塊錢,訂單馬上跑到中國。

「升級」帶來「漲薪」

這就是十年來我們面對的問題。銷售數量銳減、產品單價又難以提升,如此一來,受聘階級的薪資能有上漲空間嗎?

政府當然可以透過調高基本工資、或調低基本工時來加速薪資漲幅,給台灣老闆們帶來壓力──必須做出更好的東西、賣得更貴一點,才能應付不斷上漲的工資。但其實薪資上漲與產業升級本是一體兩面的事。

產業升級的定義為,可提供目前市場上其他競爭者難以取代的產品或服務。但實際的狀況是:許多產業無法升級,也少有資源來協助他們升級。甚至,有些產業只是靠部分市場因資訊不對稱、沒有完全競爭(例如,買家不知道哪裡有更便宜、更好的商品)──更簡單地說,靠著一些商業運氣,繼續在台灣勉強生產。

讓平價服飾、平價行李箱到中國大陸、東南亞,或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到非洲生產,不該是需要背負道德惡名的事情,市場上對這些價格不貴但還算堪用的商品,也總有大量需求。但「橋歸橋、路歸路」,這也是給台灣老闆們的深切警語──不要存有留在台灣、卻仍繼續生產廉價產品的想法。這樣除了讓台灣業者繼續賺那宛如毛巾硬擠出水來的毛利,以及讓作業員繼續領一萬八千的月薪還需被扣勞健保伙食費之外,就再也沒別的了。

自由化考驗產業發展

除了產業面臨升級挑戰外,這十年間薪資停滯的背景,則是更全面的(特別是兩岸之間)經濟自由化趨勢。2001年小三通;2002年,台灣與中國大陸紛紛加入WTO。兩岸在WTO框架下,商品可更有效率地流通。到了2008年後,則完成了大三通,人員、貨物與資本來往的密度越來越高。

國民黨的兩岸自由化立場始終十分明確,可想而知,兩岸之間資本與貨物的流通必定會更加順暢無阻。台灣已來到自由化過程的關鍵時期,若我們製造的產品還是那麼容易被取代,是否能抵擋下一波自由化的壓力?

台灣的傳統產業、中小企業經營者,走到這最後一哩路,是否能瞭解自己經營一輩子的事業其實擁有保守的特質?是否能有敏銳的趨勢感知,帶著自己的企業成功升級轉型?是否最終能找到自己的利基所在?更重要的是,是否有意識到自己的升級與否,關係著台灣受聘階級的薪資成長與整體社會發展?

產業界必須體認到,不是升級,就是離開,再不然就是經營二、三十年的成果要在這裡敗陣,並且拖著整個社會一起遲滯不前。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5月號; 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張忠謀:「我從沒一天工作16小時」

我看了一下新聞背後的許多讀者回應,想必也有許多年輕人嗤之以鼻。

認為時空背景不同,許多事情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昨天也是年僅28歲CEO 的

Facebook IPO 的日子。

我想時空背景會改變,這本來就是一種歷史前進軌跡必然之結果。要怪罪這一種

人類無法改變的事實是沒有用的。工業革命後,我想當時也會有許多人也有同樣的抱怨。

所以,真的~抱怨真的對於大環境與個人來說也沒啥用啊。

---

那昨天還有什麼大事?!有的。一位同在園區工作過的同事打電話給我,我想對他來說:

這件事可能比以下兩則新聞都還重要吧。就是這是他最近五年內換了份工作後,最短一次

的工作。他年過四十好幾...去了一家半導體。看來這家公司本月業績不佳,設計工程人員

大量流失,眼見這個月的業績已無法挽回:沒有業績->沒有收入-> 沒有經費資金開新

設計案->設計人員離職->沒有新產品->沒有新客戶->沒有業績...惡性循環。

他身居高階主管也難以力挽狂瀾...不要問我哪一家?

因為人家是上市櫃公司,這是牽涉到內線消息。不能說!

昨天下午新竹下起來滂沱大雨,朋友與我坐在室內一隅,他一直跟我說:"真的...

難道領別人薪水就得忍受如此的折磨嗎?!做到這一種年紀,難道不能作自己主人嗎?"

話鋒一轉,"Chamber...您可不可以幫我問一下另一家半導體公司老闆,這樣子好了..

他只要付一點薪水我也願意的!"...我也安慰他說:"唉~人家也不會比您好到哪裡去的啦。

人家也是為了市面上一大堆惡性殺價的同性質的公司產品而煩惱不已啊。"

這一家公司的狀況也正是訴說著另一家公司同樣的困境啊!我接著說:難道一個新產品的

設計案,就會像變魔術般的隨時可以拿出來嗎?!又要養設計工程師,又要軟體工程師...

還產品驗證,投片生產...還要搞一大堆市場Promotion...

那天問了另一家半導體的另一位設計工程師:您今年搞了幾顆新產品啊?

看他渾渾噩噩的操著感冒"燒聲"的語氣跟我說:好像同時有四五顆吧!...看起來真的很拼!

我也只能關心他接著問說:小孩多大了?!他說:小六了吧!...

我就提醒他說:喔~那就是第一屆的 12 年國教制度學生喔!他答說:什麼12年國教?!

...

...

唉~您要我說什麼呢?!

---

我們就回到昨天的場景。我就又回頭問了前面那一位老同事,您對於那公司那位

拼命三郎工程師所做的產品有何看法?!...他也是嗤之以鼻的說:唉~那個東西

現在滿街都是,不管國內外,新產品...新案子或是已經在市面上血流成河的價格戰。

我說:對啊...那您就知道您們公司的困境在哪了吧?!

您們公司工程師的肝有比人家強壯嗎?...哈~哈~.........

-----------------------------

現在明星產品大家都知道:不就是搞手機晶片嘛!或是那些需要龐大資源的設計案。

剩下的呢?!就是那些小而美...大家都認為人人有機會,個個沒十足把握的產品嗎?

您要抱怨什麼大環境?!...您真的有如此的去深切體會這些問題嗎?!

---

但無論如何,人家講的也是大方向的基本理念與信念:勤奮是重要的條件,但還必須

要有膽子、肯冒險、肯賭的性格。....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先知道你自己。」

但真的也不要矇著頭:傻傻的賣肝燃燒青春的肉體,一天播出一點時間讀史,

真的很好...它不但可以長知識,拓展視野,重要的還是它可以「淡定」您的情緒。

只有再冷靜的腦袋裡,您才能真正瞭解到自己 。

------ 真的要推薦一下新聞中最有價值的一句話:我一天至少閱讀3小時,從大國政治、

經濟及歷史的書,周末閱讀的時間會拉長到6、7小時。

---- 這是不會隨著時空背景改變的!

----

「我從沒一天工作16小時」

作者: 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5月19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張忠謀昨(18)日參與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中天青年論壇」,與主持人陳文茜展開精彩對談。長達2小時的對話,高潮迭起,陳文茜引用上一場與郭台銘同台時,給想創業的青年的建議,要有一天工作16小時的準備。但張忠謀則說,「我也創業,但從第一天起就沒工作16小時」,張忠謀說,想創業、勤奮是重要的條件,但還必須要有膽子、肯冒險、肯賭的性格。

張忠謀說,我一天至少閱讀3小時,從大國政治、經濟及歷史的書,周末閱讀的時間會拉長到6、7小時。我所指的大國政治,是美國、日本、大陸和我們最直接關係的台灣。

至於給現在台灣年輕人的建議,張忠謀說,「要先知道你自己。」張忠謀還認為,專業必須要更寬廣,他說,我一生都是一個很好學的人,第一個專業是為謀生,當了幾年工程師之後,開始接觸了管理經濟的題目,那時已30幾歲,擔任部門總經理,得學會管理生產、研發、行銷,甚至要學募資、證券資本市場,為了工作專業愈學愈廣更廣,任董事長後,也要學世界的總體經濟。所以2008、歐債的問題都會知道,就是為工作學習。

張忠謀也建議台灣年輕人,提升自己的國際觀。以他在海外遇到的韓國、大陸的學生,語言能力比台灣強,建議年輕人畢業後到海外歷練。

至於陳文茜接問,「鼓勵年輕人畢業後去三星工作,練就一身功夫再回台到台積電貢獻嗎?」張忠謀說,「這我也很支持。」,引發哄堂大笑。

-------------------

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在紐約時間18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以42.05美元開始交易,瞬間即跳到42.99美元,比發行價上漲13%,市值因此達1,178.2億美元,最高漲18.42%至45美元。根據CNBC報導,開盤短短30秒內成交量就達8,200萬股,4分鐘後衝破10億股大關。

臉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定價每股38美元,使這次募股金額上看184億美元,是美國歷來第2大IPO,且是科技業最大。

臉書市值也將達1,040億美元,是美國有史以來上市時最有價值企業。

臉書這次募股發行股數臨時擴增25%至4.844億股,其中現有股東將出售2.412億股,募資總額上看184億美元,僅次於威士公司(Visa)的196.5億美元,等於要投資人買進標準普爾500指數中幾乎是本益比最高的股票。上市後市值將名列第23大美國企業,不僅超越亞馬遜(Amazon)和思科(Cisco),且將超越惠普(HP)和戴爾(Dell)的市值總和。

臉書股票18日開始在那斯達克股市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FB ,各方對首日將出現多大漲幅預測差距甚大。有些專家表示,漲幅若不到50%就令人失望。

另外,也有觀察家表示,臉書這次發行股數龐大,加上已提高定價範圍,可能導致第1個交易漲幅縮減,少到只有10%。

臉書IPO將籌得184億美元,創下科技公司歷來最高。該公司日前提高發行價區間至每股34至38美元,以滿足市場需求,17日敲定以上述區間的高檔為發行價,可讓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高盛等承銷商大發利市。

臉書成立僅8年,目前擁有逾9億名用戶,但面臨銷售成長趨緩。今年第1季該公司營收較前季下滑6%至10.6億美元,獲利則驟降32%至2.05億美元。

相較下,搜尋引擎巨擘Google 目前市值約2,030億美元,但其年營收約是臉書的10倍。

部分投資人對臉書業績有些擔憂。華爾街日報稍早報導,通用汽車公司(GM)認為在臉書刊登付費廣告對其汽車銷售的幫助不大,有意從臉書網站撤下廣告。此外,臉書許多內部人士本周稍早決定趁公司上市出售更多股票也令外界質疑。


【2012/05/19 經濟日報】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Qualcomm躍居全球第五大半導體供應商

-----

Qualcomm躍居全球第五大半導體供應商

上網時間: 2012年05月16日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C Insights 的最新報告,無晶圓廠晶片設計業者高通(Qualcomm)在 2012年第一季超越德州儀器(TI),躍升為全球第五大半導體供應商;高通第一季半導體銷售額為30.6億美元,較2011年同期成長56%。

高通在2012年第一季的高業績成長率,主要是來自於併購Atheros Communications的效應;兩家公司的合併是在2011年第二季完成。而在IC Insights的排行榜上,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供應商之中,除了高通以外沒有別家同業的第一季晶片銷售額是呈現年成長趨勢的。

IC Insights 指出,高通在2008年第三季才擠進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榜,如今又坐上第五名位置,而且到目前為止是無晶圓廠晶片供應商中唯一進榜的。

高通在 2011年(全年度業績)排名全球第七大半導體供應商,在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的排行榜上則是排名第六,因為後者未將晶圓代工廠納入排行。IC Insights指出,高通第一季的亮眼業績主要來自於銷售強勁的智慧型手機晶片,預期該公司 2012年全年度業績可超越120億美元。

英特爾(Intel)在IC Insights的排行榜上穩居龍頭位置,而且仍然是遙遙領先其他同業;該公司第一季業績比排名第二大的半導體供應商三星電子(Samsung)多68%。英特爾 2011年全年度業績則是比三星高出48%。

台積電(TSMC)以35.7億美元的 2012年第一季業績,居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供應商,也是晶圓代工廠中最領先的;此外IC Insights統計顯示,排名在台積電之後的第二大晶圓代工業者Globalfoundries,2012年第一季首度躋身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名第十九,當季業績為8.4億美元。

另一家台灣晶圓代工大廠聯電(UMC)雖在第一季保住了全球第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的位置,當季業績卻較去年同期衰退了16%;而IC Insights也指出,2012年第一季是首次見到三家純晶圓代工廠都在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榜中。

Globalfoundries能進入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是取代了日本記憶體廠商爾必達(Elpida);爾必達在今年初聲請破產保護,第一季業績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4%。


IC Insights新公佈的2012年第一季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榜

最近業界消息傳出,美光(Micron)對爾必達的收購案可望塵埃落定;同為記憶體供應商的美光2012年第一季業績較去年同期衰退了4%,排名第十大半導體供應商。IC Insights估計,若美光合併爾必達,將可為該公司帶來25億到30美元的年營收,讓其名次升高至第八或第九。

在IC Insights的排行榜上,四家記憶體供應商第一季業績幾乎都呈現衰退,包括三星與SK海力士(SK Hynix,該公司先前名稱為Hynix Semiconductor);這兩家韓國廠商的第一季業績都比去年同期呈現兩位數字的衰退。

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第一季業績總和為522.8億美元,較2011年同期減少4%;IC Insights目前預測,整體晶片市場2012年成長率將為6%,2013年的成長率會更高。儘管在第一季,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的業績表現不盡理想,但預期第二季後會漸入佳境。

IC Insights指出,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中的大多數,業績看來都在第一季觸底;如果全球經濟景氣持續朝著緩慢成長軌跡前進、不再呈現衰退,2012年接下來的時間對半導體產業界與供應商來說是前景光明。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Qualcomm moves to No. 5 in chip sales,by Dylan McGrath

----------------

Q1半導體廠排名 高通躍進

  • 2012-05-16 01:22
  • 工商時報
  • 【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市調機構IC Insights公佈今年第1季全球前20大半導體廠排名,前3大半導體廠的市占排名沒有變化,依序是電腦處理器大廠英特爾、記憶體龍頭三星、及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等,手機晶片廠高通(Qualcomm)受惠於3G/4G市場興起,名次由第7名躍升到第5名,首度擠進前5大廠行列。另外,聯電首季營收落後對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約600萬美元,格羅方德成為晶圓代工二哥,聯電因28奈米擴產進度超前,希望第2季能重新奪回二哥寶座。

     根據IC Insights最新統計,類比IC龍頭德州儀器去年是全球第4大廠,但今年首季排名跌到第6,NAND快閃記憶體廠東芝排名上升1名,首度成為全球第4大廠。

     手機晶片大廠高通雖是無晶圓廠IC設計業者(fabless),但今年第1季表現最佳,受惠於全球3G/4G等行動上網需求暴增,帶動高通單季晶片出貨量突破1億套規模,營收不僅較去年同期大增56%,排名也上升2名成為第5大廠,這不僅是高通首度擠進前5大排名,也是首家IC設計廠第1次打入前5大廠行列。

     報告中顯示,第1季只有9家半導體廠營收超過20億美元,而營收超過10億美元業者則剩下16家;整體來看,首季全球前10大廠營收合計達403.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全球前20大廠營收合計達522.8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約4%。

     在全球前20大廠中,IDM廠雖仍佔多數,不過近幾年來IC設計業者表現優於市場平均水準,連帶支撐晶圓代工廠營收,今年有4家IC設計業者、3家晶圓代工廠擠進前20大之列。

     台積電雖穩居晶圓代工龍頭寶座,但晶圓代工二哥競爭激烈,聯電去年仍是第2大晶圓代工廠,但今年第1季以600萬美元差距,輸給了競爭對手格羅方德。雖然聯電仍是第20大廠,但格羅方德名次由去年21名上升至今年首季的第19名。

     不過,聯電今年第2季晶圓出貨將較上季增加15%,本季營收有機會較上季增加15~20%,加上28奈米擴產積極,並已取得高通及德儀等大廠訂單,業界認為,聯電本季應可重新奪回晶圓代工二哥寶座。


跨界競爭 IC設計壓力增

"唯有不斷尋找新商機,才能確保營運成長。" 話是沒錯...但談何容易啊。

有些東西如果能三天兩頭搞得出來的,您認為別人是笨蛋,搞不出來嗎?!

再說如果有那一種機會時,人家不會比您還懂得出手?!您看人家蘋果

看到好東西,人家也會拿錢出來砸,買得比您快...一下子就切入應用市場了。

所以啦...只要是人多地方,您就不用擔心會當砲灰:"...觸控應用市場日漸普及,

吸引偉詮(2436)、矽統(2363)、松翰(5471)、原相(3227)、矽創(8016)、

奕力(3598)、聯詠、迅杰(6243)及聯陽(3014)等消費性、電腦周邊IC、

感測晶片及面板驅動IC廠爭相搶進。 ..."。這些還都是台面上的公司,那台面下的

公司那就更不用細數了。

我們還能說什麼?!---- 也只能敲邊鼓的還加油了囉!

衝啊~衝啊~衝啊~衝啊~衝啊~...............

-----

PS: 這兩天還有人問我要開什麼IC產品?!...我也只能說:觸控IC或是LED驅動IC 啊。

要不然呢?!您以為還有什麼東西要有市場規模,又非得要IC 設計玩法?

-----------------

跨界競爭 IC設計壓力增

  • 2012-05-13 10:22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IC設計業近年不僅產品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廠商還面臨跨界競爭,受到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業者表示,唯有不斷尋找新商機,才能確保營運成長。

     隨著產品價格競爭趨於激烈,加上產品高度整合發展趨勢,迫使IC設計廠紛紛展開多元化布局,也讓IC設計業跨界競爭態勢增溫。

     如致新(8081)的電源管理晶片產品曾搭配聯發科(2454)的手機晶片平台出貨,帶動民國94年業績爆炸性成長。

     只是隨後聯發科新平台整合電源管理功能,衝擊致新的手機電源管理晶片出貨銳減,目前改以電腦及電視等產品市場為主。

     可程式伽瑪校正緩衝電路(P Gamma)產品過去主要應用於電視產品,在蘋果(Apple)平板電腦採用後,讓PGamma應用進一步擴及平板電腦領域,市場揣測,P gamma未來有機會進一步擴及筆記型電腦領域。

     只是目前已有面板驅動IC廠計劃推出整合P Gamma產品,期能提升產品價格與競爭力,國內面板驅動IC龍頭廠聯詠(3034)即指出,整合P Gamma技術難度低,未來可視客戶需求,提供相關整合P Gamma的產品。

     由於面板驅動IC廠可整合P Gamma產品,但供應P Gamma的電源管理晶片廠卻難以整合面板驅動IC產品,業者指出,電源管理晶片廠在面臨面板驅動IC廠跨界競爭情況下,將屈居弱勢,發展空間恐將遭到壓縮。

     除P Gamma外,觸控應用市場日漸普及,吸引偉詮(2436)、矽統(2363)、松翰(5471)、原相(3227)、矽創(8016)、奕力(3598)、聯詠、迅杰(6243)及聯陽(3014)等消費性、電腦周邊IC、感測晶片及面板驅動IC廠爭相搶進。

     儘管觸控控制晶片市場競爭激烈,致新看好觸控市場發展前景,且認為觸控控制晶片不是標準品,新進者仍有發展空間,決定透過轉投資致達光電,搶進觸控領域,期能為未來營運添增成長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手機晶片廠聯發科與晨星(3697)分別透過轉投資或自行開發,跨足觸控領域;其中,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曾透露,將有6成比重搭配轉投資匯頂的觸控方案。

     未來觸控控制晶片市場跨界競爭料將漸趨激烈,是否會壓縮觸控控制晶片廠發展空間,值得觀察。對於IC設計業跨界競爭情況與日俱增,業者指出,唯有不斷尋求新產品及新市場商機,才能確保業績再成長。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閱報秘書/毛利率與營益率

這是報導關於鴻海新聞的文字說明。剛好跟我前兩天提到的內容類似

鴻海 Q1合併毛利率跌破7%

 

大家可以趁機學一下技術以外的東西...因為今天有一位上市櫃的老闆問我說:

"搞技術的人,您們最後想得到什麼?!或想過什麼生活?!"

對啊...您自己有沒有想過啊?!您總不能逢人就要講USB 或是韌體程式怎麼寫啊?

就連最簡單的,您搞了老半天,人家萬一問您做的東西他的價值在哪?!

您也說不出所以然,您也不能隨便畫個大餅,天花亂墬...用技術語言講了老半天。

連要把自己賣掉,也不知道要賣到什麼價位?!

現在這些都是公開資訊,人家都嘛把這些東西攤在陽光底下看,就算您要賣軟體程式,

也都要有這些基本數據啊。譬如:您的毛利可以低一點,但您的營益率不能太低啊。

要不然您連自己的薪水也不合算啊....當然啊,您搞的東西毛利率真的也不要太低啊。

否則毛利率太低,真的會影響您的薪水,您可以看到說郭董他一天到晚要把工廠

搬到大西北...一下子又要加薪,搞得營益率越來越低。怎麼會有多的錢配息、配股啊?

所以啦,從這些數據或公式大家就可以瞭解--- 當您每天跟老闆長官喊累,想加幫手,

一下子要軟體,一下子要硬體...結果您的管銷成本一直增加,外在環境的殺價競爭

又讓您的毛利率越來越低,東扣西扣的結果,您怎麼還希望年年有優渥的年終獎金?

而股票費用化之後,也代表您的增加了您的營運成本。所以當您發現說:明明一樣的

毛利率,在過去大家還可以分紅得很爽,現在當然不行了,越得越多,老闆在會計

帳目上看到的就越痛啊。---財報也不好看,相對公司股價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

所以或許您老是覺得前途茫茫時,您自己也要不要依照這一種會計準則,自己拿

捏算一下?您可以為自己創造多少毛利率?而您自己準備用多少營運成本?

那就您就可以得到真正屬於您自己的"營益率"---這才是真正可以進您口袋的錢啊。

---

閱報秘書/毛利率與營益率

毛利率是公司營業額減去材料等成本,除以營業額之後,乘以100%得來的數值。

至於營益率,則是營業額減去材料等成本之後,再減去人事、行銷、管理、研發等管理費用,除以營業額,乘以100%得來的數值。

對於電子業、傳統製造業而言,每季的庫存、材料價格波動幅度比人事、行銷、管理、研發等費用來得大,觀察毛利率變化,便可一窺公司產品競爭力。不過,有時單看毛利率不易貼近公司實際營運,營益率才能真實反映個別公司營業費用的管理能力,分出高下。

以鴻海而言,母公司毛利率主要代表電子代工本業,合併毛利率則把轉投資的零組件公司獲利狀況也考慮進來。

由於零組件毛利率較高,因此通常合併毛利率的數字會比母公司毛利率高,更能全面來看鴻海集團獲利狀況。營益率與合併營益率也是一樣的道理。

【2012/05/15 經濟日報】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USB DIY-- 自學計畫補充說明


最近有人問我關於我之前那些USB DIY-- 自學計畫(十一) 中,在硬體上是用哪些

當作我的應用學習平台?!

我可能沒有很仔細的交代,其實我是怕別人說:我的文章有替某些特定廠商

廣告嫌疑。但您來問我有沒有賣啊?!或是有沒有提供這樣子的服務?!

說真的:賣這一種學習版,自從我做了一次那個USB ROM 模擬器之後,

我就沒有多大興趣搞了。--- 您跟我說:搞這些東西您一年可以賣幾片?!

然後,您怎麼跟阿陸仔拼呢?!當然您是站在學習教育市場來說,好像有很多人需要?!

但再搞下去就一大堆不知道學USB 真正要做什麼的人?!然後可能只是想找個好工作吧。

但學會這個找到工作真的有那麼好嗎?!--- 您可能只是老闆找來把前一個很會抱怨

又想常常拿蹻的老鳥工程師給幹掉的或是接一位不爽離職的工程師留下的爛攤子。

您只好試著學學看吧。

----

好~沒關係...反正這個東西也沒差那麼一兩個工程師,您有上進心我們還是很鼓勵,

我就稍微說明一下我的硬體版子:其實只是Silabs 原廠的 EV 版,可能老美作版子

真的比較貴吧! 依照原廠網站的資訊是:US$ 99.00 元。

 

所以我們本土的代理商就幫他們作了Cost Down 版本...

其實,EV 版子是跟原廠一模一樣的啦。只不過是在地本土化而已。


那您也不必費心去按圖索驥了,我就直接Show 與連結該公司資訊:iPro Technology Inc.

----

那您打電話過去問時,也不用報我的名號,因為也不一定會比較便宜,而且這樣子賣

一兩片EV 版子有時也是很辛苦的,您就稍微包容一下別人的立場。

反正我說了:這一種USB MCU 人家也不是剛開始賣,還想推廣市場或生意,

這個東西在市場已經都很成熟了...如果您有需要,我想最快的方法就是依照自己的需要

自己直接洗一片自己的PCB 版子吧!

-----

至於我之前文章提到的 GT6816 USB 相關文章所用的USB MCU PCB 版子,其實,

我之前也有洗了PCB 版子 :

那一棵GT6816  USB MCU 的好處就是 I/O 有夠多...還可以直接轉 EPP...

因為他也是一棵Scanner IC 所以他有內建 CCD/CIS 的TG (Timing Generator),

所以可以拿來掃瞄一些簡單的影像,之前那個蒙X的名片掃描器就是用這一棵搞的。

您可以從上面版子可以看到他就拉了一大堆I/O 出來,左邊還有EPP 的Upstream 及

Downstream 各一組。只是這個東西要講到大家可以輕鬆上手,大概會先把我自己搞死了。

所以後來我就乾脆找一棵大家都比較方便找資料,也比較容易輕鬆上手的USB MCU。

這樣子,大家都皆大歡喜了。

至於我自己那一片USB 版要做什麼?!還沒想到...或許可以拿來做作一些好玩的小玩意吧。

我自己也沒想到...之前有人找我說要做那個什麼頻譜分析儀的,因為那個東西剛好需要一組

CCD介面,但是呢?!很多人也是無厘頭嘴吧隨便說說,我也隨便聽聽。

不過,我自己倒想把之前搞那個scanner 的底層USB 介面把他改成USB HID 標準界面,

這樣子大家在上層PC 端方面會比較方便---- 不過想了很久,還是停留在只聞樓梯響吧!

因為自己現在年紀大了,要再玩那一種QFP 128 pin 的IC真的很傷眼睛的。

我現在寧願找時間初去騎腳踏車會比較實際吧。---- 這是旗威科技的林老師一直要找我

做的事!他要找我陪他從新竹騎到高雄啊。

---

所以呢...各位青年才俊們,如果您們自己有心,而且還真的想自個兒在這個領域

闖出一番名號的話,那您們自己要好好加油了。

至於其他的抱怨呢?!還是我老話一句:就得自己捫心自問一下:我上輩子有沒有

燒好香,積一點德?!可以讓我這輩子還可以靠著搞電子技術或USB賺到錢?!

至於您問我呢?!當然沒有啊...所以我這輩子才會佛心來著,把這些東西一一的

交代清楚,看能不能稍微累積一下下輩子的功德啊?!哈~哈~.........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思故昔日產業-- 引擎動力系統

每年的五月一日勞動節是我們昔日機車部與電動機車研發小組固定的年度聚會日。
不知不覺也已經連續超過十五年的日子了。
當初也不知道如何發起這一天活動的?!好像因為我們這些同事的另一半許多都是
公教人員,這一日剛好另一半都還要上班,我們這些宅男們一時也不知如何消磨
這一天難得的假期...於是從最早的到公司實驗室哈拉~最後慢慢就演變成一日踏青日。
新竹一帶的許多登山步道就成了我們固定勞動節的活動。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社論-中國經濟轉型與台灣出口轉折

數字會說話。

其中幾項因素也的確透露了許多周遭所得到的訊息。

譬如:我有問了以前我在推多核心MCU 時,所接觸的大陸工程師,他就很明確

跟我說了,反正現在有許多日系MCU 或歐美的MCU價格很漂亮,品質又穩定,

他們許多末端客戶也都慢慢要求改用這些日系或歐美系的MCU。

所以,如果您還是想說靠零組件去卡市場的話,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了。

所謂從「世界工廠」轉換成「世界市場」,所代表的是:人家以後所要的是

慢慢提升品質的--- 終端商品,而不是低價拙劣的零組件了。

或許這樣子的統計數字或趨勢演變,可以讓大家對未來的努力目標可以有一些

參考依據吧!

-----

社論-中國經濟轉型與台灣出口轉折

2012-05-11 01:19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根據財政部最近所發佈的進出口統計,從2009年第4季金融海嘯復甦以來,台灣今年首季出口第一次出現負成長,跟去年同期比較,衰退幅度達4%,至於進口則減少將近6%(部分反映國內投資不振)。官方甚至預警,由於去年四、五月的出口大幅擴張,水位甚高,意味著今年第二季的出口成長率很難樂觀。果不其然,4月台灣出口年減少6.4%,前4月出口合計負成長4.7%,出口減幅確有擴大趨勢,其中對中國出口更是創下10.1%的衰退幅度。

     涉外經濟活動同時萎縮,特別是出口出現由正轉負的轉折,確實堪憂。理由在於,這顯然不全是國際景氣持續低迷所引起。觀察鄰近國家,包括中、日、韓、新加坡等國的出口都還能維持成長局面,韓國第一季出口成長率即為3%。同時也不應該歸責於匯率因素,因為這段期間新台幣匯率並無劇烈波動。

     斯人獨憔悴的原因何在?財政部的數據其實已可找出蛛絲馬跡,主要由於台灣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動能出現疲態。去年台灣的出口成長尚維持12.3%,但對中國出口則低於平均,只達8.1%,而今年第一季出口所呈現出來的4%負成長,單單對中國就減少9.7%。由於中國是台灣最大且佔將近4成的出口市場,對中國輸出衰退,勢必嚴重拖累整體出口表現。唯一逆勢成長的是東協市場,雖未若前兩年亮麗,但也增加7.7%,其原因除了資通產品居功厥偉之外,也跟國際原油及礦產品等原物料價格上漲,報價拉高有關。

     更不尋常的是,台灣對中國出口出現將近兩位數字的嚴重衰退,而且從比較容易受到國際需求影響的電子、通訊與光學產品,到塑膠及機械等傳統產業製品都是如此,涵蓋產業相當全面。佔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清單最多項目的機械產品,出口衰退幅度甚至高達21%而居冠,對照2010年的大幅成長88%,即使2011年仍有21%成長,大起大落的原因為何,尤其值得追蹤留意。

     分析造成台灣出口中國失去動能的肇因,首推台商投資中國日益成熟,導致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逐漸降低。就製造業的部分而言,供應鏈逐漸在地化應是主因。包括投資項目轉向產業中上游,足以替代台灣產品供應,甚至可以回銷;以及為因應沿海地區的勞動成本快速增加,而往二線、三線城市或內陸移動,距離台灣愈來愈遠,運輸成本增加,也會減少從台灣回購的比例。當然,也有部分適合「逐水草而居」的產業,例如紡織成衣,乾脆外移到越南、柬埔寨等工資更低廉地方,或如電子相關產品,為確保供應安全,往往須作廣泛跨國佈局,也會轉移部分原先台灣對中國的出口。

     此外,台商投資中國的重心,也慢慢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尤其是物流、金融保險、技術服務,以及近來異軍突起的不動產業等。這些產業跟當地法令、兩岸人員移動關係較為密切,跟投資母國的有形商品貿易幾乎不產生關聯,但也會發生「跨境服務貿易」。樂觀來看,也形同將兩岸經貿交流推向另一個境界。

     近來中國的政策方向,諸如「十二五規劃」中所高舉的「調產業、調區域、調結構」,也會加速台商投資往產業升級、內陸、服務業的領域邁進,勢必再度降低兩岸投資與貿易的連結。更重要的則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目標,亦即降低投資佔GDP的比例,目前大約5成,同時提高內需市場角色,特別是消費佔比,現階段只有3.5成左右,對兩岸經貿也會產生衝擊。

     當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成為「世界市場」,或兩者兼具,在資源有限的現實情況下,第一個意義即是出口成長勢必減緩,連帶加工貿易的進口也會跟著減少。未來5年進出口成長預估只會剩下10%,與2002年到2007年間動輒將近30%的進出口成長相比,已經大幅縮減。這也預示未來各國競逐中國市場只會更加激烈。

     同時,中國更加重視消費也會影響到進口內容,這對擅長於最終消費產品生產並具有品牌優勢的國家有利,包括美、歐、日等工業國家,以及晚近在這方面耕耘有成的南韓。至於台灣出口到中國的產品,9成以上都是中間產品、零組件,以及部分與投資密切相關的資本財,最終消費產品並非主力。如何急起直追,把握中國逐漸升級為消費型國家的各種機會,顯然是台灣當前應加重視的首要課題。

---

聯發科低價智慧機 與高通互尬

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搶進低價智慧型手機市場火力全開,6月再度召開中國合作夥伴大會,力衝公板QRD(Qualcomm Reference Design)方案,與聯發科(2454)搶低價智慧型手機市場。

市場預期,當高通力衝QRD出貨量,供應鏈上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矽品等廠商雖可受惠,但對於競爭對手聯發科而言,競爭壓力將會更大。

高通的QRD方案如同當年聯發科打下大陸白牌手機江山的公板設計,協助OEM客戶加速開發低價智慧型手機。為了向供應鏈宣示進軍市場的決心,高通去年即在大陸召開「高通中國合作夥伴高峰會(Uplinq China)」。

【2012/05/11 經濟日報】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企業轉型,工程師也需要提昇自己

先稍微說明一下:所謂毛利指的是一般主要營業項目的利潤,譬如:您用多少

成本進貨,然後用多少售價售出,這就一般簡單的毛利。但這裡面還沒有包括您的

管銷成本,譬如水電租金啊,人事啊...或一些什麼差旅一大堆雜項項目....

所以這些還要再扣掉之後,才得到您真正的營業利潤。所以,我們就可以發現:

當他在幫員工加薪過程中,他所提高的是他的管銷成本,所以或許營業項目的毛利

沒什麼降,但有可能他的營業利潤毛利就會降到很明顯。這就是 4.0 %與 0.9%

之間的差異。---- 這剛好是我們這兩天一直討論的IC 產業裡為何當他的IC 毛利低於

40% 是一個嚴重的警訊?!因為IC 設計業的管銷成本,尤其研發人員成本真的比較重,

而且它們往往都需要先期燒錢投入自己研發...不提高產品毛利是無法攤提產品發表銷售

之前的研發成本。...當然啊,當大家開始東抄西抄...或是想直接挖別人牆角,惡性挖角

就是可以降低這些成本,所以就有人以僥倖的心態說:沒關係,我就是以30 % 開始

玩起,甚至還要更低...這個結果就是造成業界的惡性循環:再沒有人願意當白老鼠,

當業界的pioneer...而當這一個市場機制啟動之後,再也沒人可以阻止得了這一種風潮。

所以,這個就是我說的:工程師們本身也有一定的認知,您不要以為您領薪水領得

很爽,老闆心裡當然有他的盤算,不把您搾乾...他哪來的真正的營業利潤?!

----

這些都是很基本的會計項目的要求,當然啊,鴻海的財報是世界號稱最難看得懂得

財報...在這麼低的營業利潤下,他當然得不斷的提高他的營業額...所以,您就可以得到

搞個三兆多...付完那麼多人的薪水之後,才得到那個百億。要再蓋廠西遷就還是得跟

銀行或資本市場借啊。這是一種循環的遊戲規則---也是他沒得回頭,不得不玩得遊戲。

當然也會很多人會質疑這些遊戲的最終終點站會在哪?!如此的沙盤推演,我們也自然

可以理解這些新聞背後思維模式衍生。反正這些就靜待其變吧,我們也拭目以待。

---

看了或瞭解這些企業的基本遊戲規則之後,那我們是否也可以看到我們自己本身的

價值?!或是也要如何轉型的提昇自己的附加價值?(營業利潤?!)

從學校畢業進職場之後,因為我們都是菜鳥...也沒啥經驗,也沒較大的營業管銷成本:

譬如,一台小機車...租一間公寓...年輕力盛的加班都面不改色。

但隨著您的年紀增加,開始有了房屋貸款,有家室小孩...也開始隨著年紀的增長,

體力慢慢就大不如前了...也會開始慢慢的增加您自己的管銷成本,如果您外在的毛利率

(主要就只有靠薪水或加薪而已)沒有增加得比您的營業管銷成本增加速度快的話,

,您的本身的營業利潤就會一直下降,當然您的痛苦指數自然就會增加...所以,

您自然而然就會像我們郭大老闆一樣:就會開始思索企業轉型的問題了。

當然啊...您就會開始思考投資了,譬如想再花額外時間學點別的東西,---其這就是

無形的增加您的營業管銷成本,而您的目的就只是想換個工作---提高外在的毛利率。

但有些事情卻很不幸的是:您額外所增加投資的管銷費用,他的成本是越來越高,

譬如:要報名上課,要在緊迫繁忙的生活中找出時間。---最慘的還是最後發現所能

提升的外在毛利率一直無法有效的提升,可能有太多的競爭者,甚至還有人一樣的

殺價競爭。....這就是一般人常常會在中年階段所將面臨的問題。

所以啦,您不要以為您年輕,那是因為真的您在這個年紀所與生俱來的有較低的營業

管銷成本,您當然會覺得您的毛利率或營業利潤都覺得不錯,因為大家都差不多的。

但當您發現:您開始常常加班,沒時間運動...生活品質下降,甚至也開始質疑

這樣子的生活值不值得時?就代表您已經發現到您的營業利潤開始出現超低值的

財報現象....該如何改善?!我想這就最基本的一個自我企業管理的問題了。

---

鴻海富士康中國總部今日上海動土,宣示鴻海正式揮軍中國內需市場;集團成長模式將由純製造轉型為重商貿的新鴻海時代。全球第一大EMS(電子代工)的此時宣示,除加速中國的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外,並為台灣全球電子代工業投下震撼彈。

蘋果庫克3月赴大陸會郭台銘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何在此時轉舵?據了解,郭台銘買下於2005年買下這塊地,去年開始籌備。但真正令郭付諸行動,受到iPhone 4S、New iPad上市時,出乎意外引發中國瘋狂購買人潮,連Apple執行長庫克連驚呼連連,Apple第一季的財報,靠中國市場即創下新高。據悉,庫克今年3月間赴中國大陸,與郭台銘會面時,雙方除了談製造廠房及安全等問題外,擴大發展中國內需市場是另一重點,雙方決定從產品製造的夥伴到擴大內銷中國市場。

從代工製造轉型銷售一條龍

事實上,郭台銘早在5年前即看到中國通路市場,經歷5年的跌跌撞撞與學習,加上今年中國十二五計劃推展,鴻海能轉型商貿,幾為Apple代工雙i獨大代工廠,具有特殊品牌代工優勢與利基,因此能從代工製造到銷售一條龍。

除此之外,鴻海幾乎為所有國際知名資訊與電子消費品牌與產品做代工,包括HP、DELL、任天堂、Sony、Moto、Nokia、HTC。郭台銘以「透過與各大客戶的合作,掘取最大商業利益的經營模式」,以及「任何大客戶我都可以給你最好的」策略,成長模式由原來的「工廠-技術-貿易」先後順序,轉型為「貿易-技術-工廠」導向。不再把製造擺第一,即使吃下夏普也是因為夏普後面有家電、節能、品牌等等。

從最具金融潛力的上海出發

富士康為何選在中國上海當總部?鴻海去年占中國的進出口總額約6.7%,占台灣GDP21%,鴻海轉型商貿,因上海2011年全球最具潛力金融中心排名第一,從上海國際城市出發。

很多人都問: 「為何台灣電子代工大廠只能為人作嫁,賺3%-4%毛利辛苦錢? 」如今,第一大EMS廠轉型,無疑宣告以代工之路走到了頂點。在台灣無法支持品牌,亦不支撐大企業的產業政策下,鴻海挾其優勢轉型,廣達邁向雲端,雙A 與HTC各自搏鬥中,領頭羊的轉型,但其他上千家台灣中小電子代工業的未來,該如何轉型?

【2012/05/10 聯合晚報】

----
 
鴻海投資人最關心:獲利如何提升?

年營收3.5兆的鴻海富士康轉型為商貿,引發全球代工業震撼,其他業者表示,目前正在靜觀其變。鴻海的轉型,如何提升獲利模式, 是投資人、股東與法人關注的焦點。

通路大廠聯強表示,目前消費電子獨領風騷的Apple,挾其品牌能力最強、利潤最高,才能以專賣店方式走專屬通路。不過,根據通路業者指出,即使是Apple專賣店,在台的毛利率也很低,預估為8%左右,與鴻海去第四季毛利8.89%相差不多,甚至更低一點。

業者說,除非是Apple讓利,加上與電信商合作,否則,Apple專賣店的利潤不會很高,鴻海富士康無法從中獲得更高的利潤,除非有特殊的經營模式。

鴻海集團通路由廣宇旗下賽博數碼展開,在台灣已在桃園開出首家門市,除了在台灣打出Cyber 3C通路品牌,同時計畫推出獨立品牌Cyber A,專攻蘋果系列產品。除此之外,並與中華電信合作,搶下New iPad代理權。賽博數碼計劃明年底前,台灣部分能有20家據點,兩岸大型「3C百貨賣場」據點目標則為50家。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看好中國內需,以及中國十二五計劃,將搶攻大陸人口500萬人以上城市,並採取銷售、研發、製造同步到位的模式,設立據點,就近供貨,打造製造到生產一條龍模式。

鴻海去年全年稅後純益819.34億元、每股eps獲利7.65元。今年首季稅後純益達到149.23億元,每股EPS1.4元,但營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1%降到0.9%;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5%降到第一季的4%。

今日鴻家軍,以通路股廣宇表現最佳,繼昨日漲停之後,今日再漲半根停板,鴻海終場上漲0.4元,收在87.7元。

【2012/05/10 聯合晚報】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前四月 台灣出口衰退

數字是呈現出一個事實,一個長期因素的累積,他的背後是一種已呈現產業現況。

別的行業是我們搞電子或高科技的不懂的...但約略也頗能體會到其長期排擠效應。

就像最近電視廣告打得火紅的周董的機車廣告,該機車廠的研發副總是我學長,

也是我昔日的長官...每次碰到我都跟我抱怨:都找不到工程師,因為大家還是很

執意的想去園區高科技公司上班。

明明這些數字已經很明顯的告訴您了:許多高科技公司的產品,不是沒有成長,

而是他的競爭力下降,所呈現的就是:營運數字下降。很簡單就是產品單價持續下滑,

只要是產品單價下滑,就是代表工程師的產出價值越低....所以您跟我說:

您怎麼會想到說:您現在搞IC 設計,系統設計或是搞個什麼科技產品可以像以前那樣

賺到大筆鈔票呢?!--- 現在怎麼會有人還會相信您會寫個程式就想飛黃騰達呢?!

因為沒有幾個人會真的相信:您搞的東西,可以領先業界幾個月?!還能擔保別人

不會搶著做?那天朋友回答我說:為何現在寫8051 的程式不能養家活口?!

因為他說:很簡單,現在要寫8051 的程式,隨便找也有8051 個工程師都會寫。

所以數字會說話:營運出口數字下降,但相關從業人員卻不減反增。那您就知道

大家每天上班去園區在幹什麼事了?!----- 反正大家久了也麻木了。

但真正的問題還是一個必須值得正視的問題:產業結構轉型,的確迫在眉睫。

該如何轉換工程師或產業到真正能創造利潤或較高毛利的產業上。

不需要口號,只需要行動...不用非得是大型企業或產業,但改變是一定要做的。

不做?!您跟我說:數位相機不能搞了,那就做行車記錄器...做Smart TV,

做H.264...要不然搞個什麼Bluetooth 或WiFi....若搞個Touch, USB ...

一問下來:還真的,現在不管園區公司大小。還真不少公司還在一場大混戰。

若不改變轉型,這些數字幾個月後,還是會再一次告訴您:產業結構轉型,迫在眉睫。

----

前四月 台灣出口衰退

財政部昨(7)日提出警告,長期來產品集中、市場集中的現象,已導致我國出口競爭力開始下滑;相較於亞鄰主要貿易國家累計出口維持成長,台灣4月出口持續衰減,累計今(101)年前4個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4.7%。

財政部統計處強調,前4個月出、進口警訊不少。出口部分,先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主要市場,表現都不如預期;產品方面,前10大主力出口貨品有8項為負成長,衰退幅度最大的,首推智慧型手機等資訊及通信產品,減幅16.1%。至於進口,因國際經濟情勢不明,影響投資意願,資本設備進口已經連續10個月負成長,廠商投資趨於保守。

財政部並指出,4月除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減緩之外,台灣輸往美國的主力「資訊及通信產品」更大減62.8%,導致4月單月出口僅255.4億元美元,與上(3)月相較衰減3%,年減幅度則達6.4%。

累計1至4月,我國出口963.7億美元,減幅4.7%;進口900.2億美元,減幅3.8%。出進口值均超過900億美元,但均呈現衰退現象。且因為去年上半年基期較高,財政部預測,今年上半年出口呈現衰退「機率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與亞鄰國家的出口情況比較,台灣衰退最為明顯。根據已公布的數字顯示,南韓今年前4個月累計出口成長0.9%,新加坡、日本與中國大陸目前統計1到3月的出口數值都是成長,幅度分別是6.2%、3.2%及7.6%。財政部認為,台灣必須在產品與市場尋求突破,才能提升出口競爭力。

分析我國的主要市場,出口多呈現衰減,尤以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減少最多,與上年同期比較,減幅達10.2%;對美國、日本、歐洲亦分別減少9.7%、7.8%及4.2%。

出口唯一成長的是東協六國,出口增幅6.8%,以對新加坡的出口表現最好,累計1至4月增幅22.8%。1到4月台灣對東協出口176.4億美元,出口比重達18.3%,為歷年同期新高。

【2012/05/08 經濟日報】

---------------

台灣前4月累計出口為衰退,在亞鄰各國中表現最差,追究原因,矛頭都指向出口產品和市場的集中性。其實,除了台灣經濟最重要的成長引擎出了問題,經濟結構的轉型更是迫在眉睫。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日前指出,經濟結構的失衡,正是台灣經濟目前最關鍵的問題。經濟成長的3個驅動力,分別是民間消費、固定投資與外貿,但2000年後,民間消費與固定投資逐漸熄火,外貿一枝獨秀,比重愈來愈大。

台灣長期來就是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國際經濟情勢良好時,這樣的結構可以讓台灣吃香喝辣。但是過度依賴這個獨大的成長引擎,2008年全球經濟環境丕變、發生金融海嘯時,就受到嚴重衝擊,台灣經濟一度轉為負成長。

為了讓台灣經濟結構趨於正常化,經建會主張把民間消費和固定投資驅動力找回來。但這只處理了第一個失衡;處理產業結構失衡一樣重要,製造業比重低,貢獻卻將近五成,且出口產品多集中在幾個產業,風險度更高。

台灣產業結構失衡的同時,出口市場也有著外貿關係失衡現象。過去台灣重視歐美市場,與美國連動性更是東亞8個經濟體中最高,如今美國經濟復甦腳步蹣跚,歐洲主權債務問題又掀風浪,中國經濟有軟著陸疑慮,東協市場不可不重視。

更進一步來看,東協FTA(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更形重要。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東協成員,歐美地區已經面臨韓國洽簽FTA的壓力,台灣應站在ECFA的基礎上,把大陸市場當做腹地發展品牌,並深入經營東南亞地區,才可再開另一扇穩定成長的窗戶。

【2012/05/08 經濟日報】


----------------------
 
平衡一下報導內容:
 
----------
出口沒起色 4月又衰退6.4%
  • 2012-05-08 01:11
  • 工商時報
  •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101年前4月各國出口概況

101年前4月各國出口概況

 財政部昨(7)日發佈4月進出口統計。受全球景氣低迷,4月台灣出口年減6.4%,前4月出口也呈負成長4.7%。官員指出,包括面板、Dram、太陽能電池產業表現不佳,上半年出口大幅成長的可能性已不高。

 在各國出口年增率比較方面,前4月除台灣出現4.7%的負成長,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大陸及香港出口都呈正成長,今年前4月台灣出口表現,在亞洲四小龍敬陪末座。

 針對台灣出口表現不如其他國家,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表示,全球經濟雖已見改善跡象,但復甦力道仍屬脆弱,台灣出口主力過度集中在電子、資通訊產品,加上國際競爭激烈,影響台灣出口成長表現,但半導體產業景氣好轉,有助於出口緩步回升。

 財政部統計,4月我國出口值為255億4千萬美元,與上月相比下滑3%,值得注意的是,4月台灣對美、日、大陸出口均呈負成長,年減逾一成;若以今年前4月統計觀察,台灣也只對東協六國出口呈現正成長、年增率為6.8%。

 林麗貞指出,前4月台灣對東協六國出口176億4千萬美元,占台灣出口比重18.3%,躍升為歷年同期新高。為何在出口下滑之際,對東協出口一枝獨秀? 她指出,東協原本就是台灣海外生產的重要地區,隨著大陸生產成本升高,部份廠商移往東協,台灣對東協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已逐漸顯現。

 若依出口品觀察,與上年同月比較,4月主要出口多數皆衰退,若以今年前4月資料來觀察,前10大出口貨品裡,高達8項呈負成長,以資訊與通信產品減16.1%、化學品減11.4%、光學器材減9.4%、紡織品減少6.4%等減幅較大。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USB 3.0雷聲大雨點小

這可不是我講的,但當初有人問我關於USB 3.0 的看法,當初的想法就是如此。

您還真的以為這個東西還可以像手機或平版電腦搞市場規模這樣子嗎?!

這個新聞也只不過拿來炒股票題材的。

我說了:人家Samsung 的LCD 不賺錢時,人家是把公司切出來,公司整頓到賺錢

再說~我們台灣的高科技不是,一看到有油水可以撈,就拼命拱...等撈到時,

就撒手不管了。沒關係~沒撈到,不爽的~可以再去找另一家富爸爸再幹一次。

反正情況再壞,也不會壞到哪裡了。只不過的是:現在股市投資人越來越精了。

這一種錢也未必好撈了。不要非但沒搞到錢,又搞到一身腥就好了。

---

難道搞電子或世界上真的沒有別的事可以幹了嗎?!那一天一位朋友約我去喝下午茶,

一劈頭就問我說:"他今年快四十了...搞電子也搞了快十年了,但想到還要做到60 歲

是還有二十幾年,但已經快找不到搞電子的熱情與未來了!"

怎麼辦?!很簡單啊...學這個新聞內容啊...趕快找油水撈吧。...

----

USB 3.0雷聲大雨點小 苦等英特爾Ivy Bridge上市

首季僅旺玖虧轉盈 祥碩有華碩撐腰表現優

2012年05月07日
 
【楊喻斐╱台北報導】USB 3.0題材熱炒2年多,不過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儘管英特爾力拱,惟新處理器Ivy Bridge遲遲未上市,量能依舊無法放大,概念股創惟(6104)、旺玖(6233)、鈺創(5351)均未見收益,今年第1季僅有旺玖轉虧為盈,祥碩(5269)則靠著母公司華碩(2357)撐腰表現突出。
 

業者指出,USB 3.0(Universal Serial Bus,3.0版通用序列匯流排)晶片今年可望隨Ivy Bridge上市後,快速在筆電上普及,因已整合USB 3.0功能,筆電不需要再添加Host(主控制端),可節省成本,同時,在Hub(集線器)、Device(裝置端)晶片價格已相當低,與2.0價差不多,將帶動整體市場提升。


祥碩最快年底上市櫃

祥碩總經理林哲偉表示,今年的成長動能來自於USB 3.0 Host端晶片,儘管英特爾處理器上市時間出現遞延,但以全年來看,對於USB 3.0 Host端晶片有正面幫助,未來可帶動周邊USB 3.0應用滲透率提升。
林哲偉預估,今年公司控制晶片出貨量可望破1億顆,年增率約15%,其中USB 3.0相關晶片可望佔4000萬顆水準。
祥碩為華碩集團持股68.37%子公司,產品線包括USB 3.0 Host、Hub、隨身碟控制晶片等,今年1月中正式登錄興櫃,預計最快今年底將有機會申請轉上市櫃。
祥碩去年營運表現出色,稅後純益2.17億元,年增率達362%,每股稅後純益5.08元,而今年第1季營收4.46億元,年增率達30%。
相較於祥碩,創惟今年第1季已連虧6季,旺玖雖然終止連續2季虧損,不過仍僅達到損益兩平邊緣。

創惟出貨量看下半年

展望後市,創惟認為在英特爾新處理器Ivy Bridge上市之後,公司USB 3.0產品包括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序列高技術配置傳輸)晶片、讀卡機和Hub晶片於下半年出貨可望明顯放大,全年營收比重拼10%。
旺玖亦積極布局USB 3.0領域,所開發出的USB 3.0 SATA II橋接控制晶片已獲得USB-IF機構認證,也希望今年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旺玖新技術將添動能

積極切入USB 3.0 Host端晶片的鈺創目前已取得多家主機板廠訂單,累計出貨量已逾500萬顆,惟該產品線對於鈺創整體營運助益仍有限,今年首季連續虧損3季的局面。
Flash控制晶片廠商群聯(8299)主要提供隨身碟驅動控制晶片,該公司董事長潘健成直言,2、3月的價格已經很犧牲,甚至跟USB 2.0差不多,但USB 3.0 產品1個月的出貨卻僅有10幾萬顆,現在還無法感受到市場需求何時爆發。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涉炒房葉國一:電子業不像土地日夜都賺(轉載)

有沒有違法?!我們沒有資格論斷。

但若以我們在電子業專業來看:"電子業不像土地日夜都賺"...這句話的確傳神。

若以政府公佈的數據:過去十幾年來,我們每年GDP 均保持成長,但我們勞工

的薪資都沒漲...那GDP 所帶來財富成長到哪裡去了?!我想答案很清楚。

如果再加上電子業的毛利越來越低,這已經很明顯的告訴我們說:

過去我們賣肝拼低毛利的獲利都跑到老闆的口袋裡了,然後老闆把錢挪去炒樓,

炒房...讓我們必須更辛勞在他低毛利的公司裡賺薪水,然後回頭再去買這些高房價,

讓他們再賺一次...唉~還真命苦的賣肝工程師。

----

就算沒有違法這檔子的事,但這些大老闆明明都會出來在感慨電子業難搞,

那更應該投資在本業,專注本業...提升本業之競爭力,您還記得我在講那一件

"飛行簡史"裡,波音公司老闆Allen 的故事嗎:

"...Allen 他沒有因此而氣餒,他接任總裁之後,明快地決定用公司

僅剩的籌碼來賭一睹:發展新型四活塞引擎客機。雖然公司因此賠了錢,但這個計畫

留住重要的人才,使公司在戰後一片蕭條中還能努力存活,維持未來生機。

果然幾年(1954年)後第一架波音 707 問世...緊接著波音727、737 及空中霸主 747 。

奠定了波音公司在民營航空業的第一把交椅。..."

看看人家如何造就企業的典範,那我們的老闆們呢?!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電子業裡比其他行業或以前早期的公司企業更容易看到另起爐灶

的創業情形?!很簡單,當您看到這樣子的新聞背後時,您就了然於胸了吧!

因為台灣的高科技號稱發明了世界首創的"員工股票分紅"...用的是投資大眾的錢,

讓老闆無本慷慨的對待員工,從沒有真正的正視員工的長遠生涯規劃,

那就更不用說:對於自己公司本業的長遠經營,怎麼會用心呢?...

那當然就得趕快另起爐灶,看能不能也可以像這些大老闆們撈一票可以轉做別的行業

繼續撈啊!至於搞電子這一檔子的事,那就留給您們這些傻B們慢慢玩吧!

所以今日您在台灣電子業看到的到處同業惡性競爭,一家一家重複投資

在搞的鳥事。您也不用太意外了吧!

-----

涉炒房葉國一:電子業不像土地日夜都賺

2012-05-04 01:51
  • 中國時報
  • 【康文柔/台北報導】

     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遭檢調約談,涉嫌用人頭戶「炒房」。葉國一曾說,電子業是茅山道士(毛利率三%到四%),不像土地放在那裏,「白天也賺錢、晚上也賺錢。」二○○三年英業達股東會後,葉國一提到,要在台北士林官邸旁蓋祖厝,不料,日後因而捲入官司。

     據《今周刊》報導近幾個月葉國一在市場積極求售不動產與物業,華國飯店、大板根度假村與新店大台北華城是三個最想處分的物件。

     二○○四年華國飯店出現財務危機,為了好友華國飯店總經理廖裕輝,葉國一大手筆砸下廿四億元接手,目前華國飯店尚欠葉國一的投資公司逾廿億元,由於葉國一並未參與飯店經營,因此想獲利了結。

     至於扯出「炒房」風波的士林官邸重劃區,據報導,葉國一當年斥資八億元,買進約二千坪,重劃後分回六八六坪精華用地,換算每坪成本約一一六萬元,目前當地行情逾二百萬元,潛在獲利可觀。

     針對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遭約談案,英業達尚未正式對外說明。不過,英業達高層私下表示,葉國一已交棒董事長,目前僅擔任集團會長,他個人的財務與公司分得清清楚楚,雖然他不知道葉國一為何遭到約談,但可肯定的說,與英業達的財務毫無關係,英業達不會受到影響。

     英業達為筆記型電腦前五大代工廠,與惠普(HP)合作緊密,伺服器年出貨量占全球半數。去年惠普淡出平板電腦市場,一度拖累英業達在台灣裁員,當時,市場曾有傳言,葉國一在房地產套牢兩百億元,甚至可能賣掉英業達,促成台灣筆電代工業整併,但此消息遭英業達否認。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茂德債權銀 處分中科12吋廠--- 我們下一個產業政策呢?

這種新聞也只能說:逝者已矣 來者可追。產業的演變也不會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

但我們所關心的是:那我們下一個產業政策呢?!虛無飄渺的雲端?!

之前一陣子有跟一位號稱國內所屈一指的研究機構的某主管聊時,他有提到:

曾經一次立法諸公們在審核他們年度預算時,質疑說:二十幾年前,您們創造了

二十幾年後的台積電,那請問一下:您們預計再二十年後,我們可以看到什麼?

結果大家都相視無語...那我就問這位主管朋友說:那您們自己單位呢?他跟我說:

"喔~我現在都只是負責看大方向,看策略面的...那些小細節的研發工作我不管的。"

---

好了~結果這兩天我又聽到園區某公司把一位IC 產品的PM 給Lay off 了。

或許真的市場太競爭激烈了,生意真的不好做...我們也不怪人家,然後呢?!

這位昔日IC Designer 步入中年後,也沒再接觸一線設計了,PM 幹久了,

或許視野變寬廣了...透過朋友想在找個類似的工作,但一些朋友問來問去...

只有一些工程部門較缺人,問他有沒有興趣...結果這位老兄說:

"喔~我現在都只是負責看大方向,看策略面的...那些研發工作我已經沒再做了。"

...

真的發現這幾年...園區真的出了不少這種人:"我的層次是到達一定的境界了,

那一種小公司啊,小產品的東西,我是沒多大興趣的..."。我在想他可能去過大陸

跑過大江南北,見識廣闊,層次才會高人一等。說真的~我也不想幹工程,寫程式

搞板子啊...多累人啊。如果有這一種動動嘴巴,然後就有一大堆工程師們跟著

跑龍套的,那肯定很風光的!--- 這種工作如果有的話,下一回也留一個給我吧。

---

話又說回來了,當若有一大堆這一種人在公司裡的話,那些基層工程師,剛畢業的

菜鳥工程師,到底是誰在帶啊?!...所以才會聽到業界荒謬的現象:

"喔~這位菜鳥工程師先安排他去搞搞驅動程式吧..."。

一陣子之後,"啊~不行喔?!喔,那沒關係~那調他去幫幫寫寫測試程式..."。

又過了一陣子。"啊~還不行喔?!喔,那您自己有沒有興趣做做硬體的事啊?..."。

---

我常常說:不教而戰,謂之殘。...一個乾乾淨淨沒有任何業界歷練的工程師,

就這樣子被丟過來,調過去的把他給玩掉了。--- 很自然的產業界常態。

很簡單,因為大環境沒有新的產業策略可以刺激新的創新領域的工作環境,

大家也只好在一定的產業模式裡瞎攪和...反正,老狗也變不出新把戲,您來這個

領域上班的~就這麼一回事。搞久了,就看您的人生造化,或許有一天您可以成為

下一個可以大聲的說出:

"喔~我現在都只是負責看大方向,看策略面的...那些研發工作我已經沒再做了。"

是不是啊?!...............

-----------------

茂德債權銀 處分中科12吋廠

金管會下令,銀行對茂德債權全列逾放,債權銀行團快刀斬亂麻,向新竹法院聲請茂德重整後,近期將處分中科12吋晶圓廠以回收部分債權,剩餘債權認賠,讓延宕許久的茂德債務問題畫下句點。

最大債權銀行合庫昨(2)日宣布,債權銀行團4月30日向新竹法院聲請茂德重整案,第一要務就是處分擔保品,同時也期望茂德重整腳步「愈快愈好」。

按照銀行團規畫,茂德重整、處分擔保品,將在10月底前完成,若法院同意銀行團提出的重整案,在出售中科廠、完成重整後,銀行團沒能收回來的債權,就會直接轉銷呆帳、不再引資。

金管會昨日對此表示,債權銀行對茂德放款已經提列8成的備抵呆帳,且茂德放款有8成是有擔保,即使茂德倒閉,金融市場絕對有能力承受。

銀行主管指出,蓋一家新的晶圓廠,至少得斥資300~400億元,估計中科廠的拍賣價格超過200億元,占全體銀行債權570億元的三成五,也就是說,銀行至少能收回三至四成的債權。

至於拍賣品的標售方式和日期,得視法院准駁而定。據悉,茂德重整案的重整人,將由茂德董事長陳民良擔任,銀行也會委託律師參與重整過程。

金管會統計,國銀平均逾放比為0.43%,茂德債權列入逾放,將使國銀平均逾放比上升至0.68%,上揚0.25個百分點,創下15個月來新高。

【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茂德債權銀行團聲請茂德重整,截至昨(2)日截稿前無法取得茂德回應。業界認為,銀行打算透過出售茂德中科12吋廠,做為重整方向,將使得茂德失去生產線,加上技術能力落後,茂德未來要重新在業界立足,有相當難度。

【2012/05/03 經濟日報】

----

讀者留言,原文轉載:

這樣也算快刀斬亂麻? 三年前就該做的事情,就因為偉大的政府要銀行挺企業這個莫名其妙的政策,這三年讓茂德多虧了四五百億元,銀行的債權就這樣沒了,也許有人說至少讓茂德的員工不會是三年前就失業,但最後還不是要換工作,多拖了三年不見得比較好找工作。這件事情從頭到尾唯一的處理方式就是財團化,請台積電發揮愛國情操,把茂德買下來改造為晶圓代工廠。當然,茂德員工許多會不適任被淘汰,例如高官一定都是不適任的,但基層工程師多數應該都可以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