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只有SOC 口號,沒有SOC 能力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指出,TIMC破局後,對於DRAM產業協助,經濟部已有新的思維,

經濟部目前策略是,不再發展以零組件為主的產業,而是要串連零組件、系統與品牌。 "

那我們的IC 設計業算不算是零組件產業?!

我們的系統廠都幾乎淪落為國外大廠的代工廠了。

這幾年來也沒聽過有什麼比較有自我產品或技術的系統廠,當年我在IC 設計業時,

人都往IC 上游跑,結果搞到最後根本沒有多少系統廠商可以掌握什麼系統技術

更不用說要開出什麼系統產品規格...當沒有終端整合系統規格時,大家只好拿著

國外的規格,東抄抄,西抄抄的...搞得大家都只會做類似的東西,也只會殺價競爭而已。

政府還不是把錢全都放款給了只會代工的大企業,還要奢望這些代工廠放棄代工,

搞系統與品牌?!還真的搞不懂嘴巴說跟實際執行的政策有什麼不同耶?!

----

很多朋友都會問我說:那Chamber 您還要不要搞IC 設計業?!那您說呢?!

(當初別人以為我還要搞那個多核心MCU 時,說真的~真的只是看在老同事份上,

盡量能幫什麼忙?!就幫什麼忙。以那一種多核心架構,我簡單的用一棵幾十MIPS

的MCU,一樣也可以用韌體架構寫出來...您相不相信?!...更何況時機不同了!)

那一天去朋友公司串門子時,經過他們樓下一家新開的IC 設計公司,

大門口用了一張大大的海報寫著:全球最佳16 指觸控IC 解決方案公司...

他應該乾脆寫全球唯一家算了...我還不知道全人類有多少人是天生16 指的?!

這個就如同要您用一顆FPGA做一個早期那一種8255 多I/O 的控制IC 一樣而已,

您要做48 個IO,96 個IO...您要搞32 指,也沒啥好訝異的....3個UART...5 個I2C ,

再給您USB Device 外加USB Host...甚至再加個DMA,Ethernet MAC...有差嗎?!

怎麼搞?!就看您要怎麼賣而已...然後,別人也是否也可以跟著您搞而已!

是不為也?!還是非不能也而已罷了。......

我只能說:現在您還要去搞這些零組件,沒有人說不行,只是要賺到高毛利是很難的啦。

而且我可以實際的跟年輕一代的工程師說:這些搞東抄西抄是不會讓您未來有什麼

核心價值的啦。您別以為您今天只會Verilog 或寫寫 Android 平台,您就有什麼

過人的優勢,時機不同了...最早搞觸控IC 時,最難的是:演算法。而最有名的方案是:

Cypress 的觸控方案....

不好意思,據說現在只要人民幣3000 元就可以買得到Cypress 原廠的演算法了。

就像我在部落格教大家USB 的東西一樣,學會USB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我以前做過Scanner SOC、MP3 SOC...結果,這些東西都會讓我上了年紀會失業的,

我說了:會USB  不難,真正的挑戰是:當您會USB 之後,您想會做什麼比較重要。

我同學找我做UAV ...是啊,我可拿USB 來應用在UAV系統發展,可以拿來發展

引擎控制...我可拿來做無刷馬達,工業控制等等...我才不Care 您USB 用誰的IC ?!

真正的系統價值是您懂得利用這些能力,做一個您可以完成,卻別人不容易完成的事上。

當我跟園區有錢老闆說:我要去搞UAV 時,他們也只能苦笑說:搞GPS,搞導航圖資、

搞RF或天線等,他們可以,但是要他們搞得懂飛機原理或是航空系統整合時,他們就投降。

所以,他們要玩~也只能當個拿錢投資的股東而已,而真正能夠去創造一個新領域的

還是得靠真正懂得系統整合能力的人...不知如此比喻您們真正能聽得懂?!或聽得進去嗎?

---------------------------------------------

爾必達效應 跨部會緊急會商

債台高築的爾必達聲請破產保護,今日證交所再發布最新公告,明(29)日起爾必達TDR將成為全額交割股,並於3月28日終止上市。

全球第三大DRAM大廠爾必達宣布聲請破產保護,在全球技術最好的DRAM廠都破產後,台灣DRAM廠未來何去何從? 經濟部上午緊急與金管會會商,不過,工業局長杜紫軍上午指出,政府的立場仍是「聯合美、日、台攜手共抗韓國DRAM大廠」。事實上,爾必達聲請破產只是減緩還債壓力,目前美光、爾必達、和台灣華亞科、南科、瑞晶等DRAM廠的合作計畫仍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馬總統曾在20008年12月30日承諾救DRAM產業,強調「如果一個國家領導人對此視而不見,我不配當總統」! 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至今天為止,美國的美光、日本的爾必達和台灣的華亞科、南科、力晶、瑞晶等的合作談判仍在進行中,但因此涉及各家公司的保密條款,他不便發表太多意見,但政府對DRAM產業的立場沒變,最終還是促成台灣DRAM產業結合美、日大廠,攜手在技術、財務、市場上的整合發展,共同對抗目前市占率近七成的韓國DRAM大廠。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指出,TIMC破局後,對於DRAM產業協助,經濟部已有新的思維,經濟部目前策略是,不再發展以零組件為主的產業,而是要串連零組件、系統與品牌。

【2012/02/28 聯合晚報】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汪萬里:台灣失業問題在教育(轉載)

這個問題我早就提過了。

因為我們當年的教育官員為了解決國內所謂升學壓力問題。

提一個做簡單卻又最笨的方法:大家通通有獎。人人都可以上大學,念博士。

然後讓這些人的社會競爭力的問題,都丟給國內不重視勞工權利的企業來承擔人才篩選。

只要把自己教育問題搞得數據漂漂亮亮就好了,把問題全往社會、國家承擔。

反正我教育部扮好人,給眾家長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人人都可以念博士。

至於畢業後的事~是您們家裡的是,不關教育部了。

結果倒楣的還不是家長自己,個個大學、研究所博士畢業後,還是得成為『靠爸一族』啊!

自己造孽,自己擔!....教育部反而落得輕鬆,政績斐然啊!.........

-----------------------

汪萬里:台灣失業問題在教育

 

中央社 – 2012年2月20日 上午10:02

(中央社台北17日電)全球性的失業問題是經濟不景氣下的產品,但在新聞界退休後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汪萬里認為,台灣的大學以上教育程度年輕人失業率高,是因為政府的教育政策失當導致。

前中央社社長汪萬里本週在中央社國際新聞網站「全球瞭望」(http://global.cna.com.tw/)「名家論壇」中對歐美國家嚴重的失業問題深入的剖析,對台灣大學以上教育青年失業率偏高,也有獨到的見解。

汪文全文如下:

「歐元區債務危機重挫全球經濟,引發失業危機,受害最深是16到24歲的年輕人。歐盟整體失業率9.8%,但青年「失落一代」的失業率高達22.7%,其中西班牙最嚴重,去年12月青年失業率飆到51.4%。就連台灣20到24歲的「草莓族」,去年平均失業率也達12.71%,幾乎是整體失業率4.39%的3倍。歐盟正積極尋求解決辦法,但台灣卻沒人在意,政府難道不應該檢討,為什麼設這麼多大學,卻教不出企業界需要的人才。

失業危機是全球性問題,目前世界上的失業人口有兩億人,其中7500萬是年輕人,比例高達37.5%,而每年還有4000萬新鮮人加入就業市場。根據美國的經驗,經濟成長達到2%,才能吸納這些新人,失業率維持不變,成長不到2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增加。國際貨幣基金元月發布的資料,已將今年全球GDP成長從去年9月預測的4%減為3.3%,不過高成長都在新興國家,中國8.2%、印度7%,失業最嚴重的歐元區將小幅萎縮0.5%,而美國只成長1.8%,因此歐洲失業率還會惡化,美國可能維持現有的8.3%,不過最近發布的美國經濟數字比預期好,失業率也可能小幅改善。

在歐洲,青年失業最嚴重的,是幾個深受債務問題困擾的國家。西班牙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去年12月全國失業率22.85%,但青年失業率卻超過5成,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前,青年失業率仍低於18%,4年後已是這個數字的3倍;希臘全國失業率去年11月是20.9%,而青年失業率高達48%;義大利全國失業率8.6%,青年失業率30.1%;葡萄牙全國失業率13.2%,青年失業率30.7%。

歐洲改善生活與工作條件基金會,最近根據21個歐盟國家的資料提出報告指出,失業青年每年耗費這些國家的公共財政成本高達1000億歐元(1 300多億美元),約等於這些國家總GDP的1個百分點。這些成本包括社會福利支出、額外的健保開支、和失業引發的司法刑事花費等。這也難怪,元月底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和比利時舉行的歐盟高峰會議中,青年失業都是重點話題。

今天的歐洲青年,被稱為「失落一代」,因為經濟不景氣,他們面臨「畢業就是失業」的困境,1/5的葡萄牙畢業生,都轉往巴西等海外地區找工作。世界銀行總裁左里克在論壇中,談到青年失業問題時強調,年輕人沒有好的開始,終身都受影響,歐盟不能再打混。與會企業界人士也指出,年輕人長期失業,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更難獲聘,一輩子賺錢都不如人,不但學不到企業需要的技能,還可能造成長期的健康問題,並增加社會動亂。去年8月英國發生的青年暴亂,部分原因就是失業率太高。

歐盟正在草擬一項220億歐元(290億美金)的方案,來改善青年失業的情形,這項方案並沒有在這次高峰會中公布,可能會在3月份的高峰會中提出。不過歐盟各國領袖在這次聲明中強調,各國政府應該提高努力,促進年輕人獲得第一個工作經驗及參與勞動市場,目標是讓畢業生在幾個月內,就能找到好工作、繼續接受教育、或參加職業訓練。而歐盟當局第一步將轉撥現有資金協助高失業率國家,達成上述目標,並利用達文西跨國職訓計畫及歐洲社會基金,來協助青年就業或創業。

在台灣,20到24歲青年是失業率最高的年齡層,根據主計處的資料,去年平均有9萬3000人失業,另外一個高失業年齡層是25到29歲,有11萬2千人失業,兩者加起來20萬5000人,占總失業人口49萬1000人的41.7%,比例之高,令人不能不重視。這兩個年齡層都是所謂的「草莓族」,眼高手低,經不起壓力,他們長期失業,對社會的損失難以估計,照說台灣的職業訓練機制相當完善,任何人只要有心學習,不難找到就業機會,但是造成他們眼高手低,放不下身段,可能跟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尤其是過去推動教改,廣設大學,卻教不出企業界需要的人才。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美國元月整體失業率是8.3%,而高中以下學歷人士失業率是13.1%、高中畢業失業率8.4%、大學肄業或副學位(社區大學學位)失業率7.4%、學士學位或更高失業率4.2%,顯然大學教育可以大幅提高就業機會。但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台灣去年平均失業率4.39%,國中及以下程度失業率3.69%、高中程度失業率4.66%、大專及以上程度失業率4.51%、其中大學及以上程度失業率5.18%,從這個統計來看,上大學不但不會增加就業機會,反而失業率更高,這樣的教育制度,難道沒有問題?

稍微看一下台灣大專院校學生就學情形,就可以發現我們只求高學位,不問需求的情形,已經到了荒唐的地步。首先是碩、博士教育浮濫,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去年畢業的博士3,846人、碩士60,024人,而碩、博士生人數還不斷增加,目前就學的博士班學生33,686人、碩士生184,113人。拿幾個數字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情況有多嚴重,目前博士班男生有23,696人,竟然比唸五專的男生21,650人還多;而碩士生的人數,竟然是所有專科學校學生101,300人的1.8倍。結果之一,就是去年有16位博士報考不限學歷的初等公務員考試,令人痛心的是,他們全部落榜。

另外一個問題是,目前大學生103萬2985人,幾乎是專科生的10倍,大家都想當官,沒有人願意當兵。很多私立大學的學生,家庭環境不是很好,從小處於競爭不利的地位,考不上公立大學,私校學費比較貴,只好申請就學貸款,還沒有畢業就背上一身的債。就學期間,為了生活不得不打工,如果上班時間正好有課,那就只好翹課。當然,如果打工時間太晚,第二天的早堂課就只好跟老師說抱歉了。像這樣子待4年,能學多少東西?

華盛頓郵報最近報導了加拿大的兩年制學院,認為這種社區大學是引導就業的通路。很多原來就讀普通大學的學生,紛紛轉到社區大學。報導引述一位轉過去的學生說,她只想找一份行銷工作,但是在原來的大學,要花上2年、甚至3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必修的通識課程。在社區大學,老師教的都是實務,正適合她的需求。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去年的報告,在25到34歲年齡層中,取得高中以上學位(不含高中學歷)人數的比例,加拿大在世界排名第二。這要歸功於強調就業實務技能的社區大學,加拿大有一半的人擁有高中以上學位,其中一半畢業於社區大學,另一半來自普通大學。社區大學的成功,是因為在這個學費高昂的年代,它們的彈性超過一般大學,能夠針對企業需求迅速作出反應,開設新的課程,引導學生立刻就業。

郵報並引述多倫多郊區百年學院(CentennialCollege)校長布勒(Ann Buller)說:「為教育而教育,我愛這個概念,我希望這個概念永不磨滅。但是在一個納稅人付錢、學生付錢才能到這裡的世界裡,到頭來,我希望我的畢業生能夠找到工作。」

今天台灣的問題,不是大學生打工笨不笨,而是「為什麼要這麼多大學生?」1010217

博通打入BMW供應鏈(轉載)

只能說啊...在一般消費性或是3C 產品的壽命與毛利都太低了。

連這一種國際大廠也都會這一種感覺....東西還真難賣啊。

所以,我才一直強調:難道只有我們知道,別人不知道嗎?!

這才是真正難搞的地方啊。....

PS: 上週坐朋友的座車:BMW 545i ...光看那個行車電腦的儀表,真是漂亮啊。

這還是七、八年前的舊款車耶。看著友人利用方向盤上的按鈕,流暢的操作

手機撥號過程,還真的做得不錯!...我看接下來,開車就會像開飛機一樣,

眼前會有一大堆儀表或是電子輔助裝置啊。

-----

博通打入BMW供應鏈

  • 2012-02-21 01:15
  • 工商時報
  • 【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全球網通晶片龍頭博通(Broadcom)在終端市場布局持續擴大,繼基礎網通設備、行動無線、家庭寬頻通訊之後,鴨子滑水佈局車用市場,今年終可見成果。博通指出,首款直接供應車廠的車用乙太網路晶片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出貨。據瞭解,採用的車廠為德國BMW,且博通投單於台積電(2330)以65奈米生產出貨。

     博通基礎設施與網路事業群資深產品經理Timothy Lau昨日指出,從半導體角度看終端市場的機會,現在明顯可見下一個市場就是汽車。全球車用半導體營收預估趨勢可知,2009年面臨金融風暴影響,車用半導體營收降至200億美元以下,但到了2010年快速超過之前200億美元的水準,並逐年向上提升,預估到2013年將達250億美元門檻。

     Timothy Lau昨日在台北展出博通最新乙太網路架構的交換機晶片組。他強調,相較於過去的傳輸技術,乙太網路架構所提供的傳輸速度將可達100Gbps,不但可比過去所傳載的資訊量更快,更可傳輸更大量的資訊。由於近10年來,車內電子儀器增加了近1倍,車內傳輸的資訊需求也正朝向高速、寬頻的傳輸時代。

     博通過去透過汽車系統廠間接進入車用市場,首創同業提出車用乙太網路傳輸標準化,並成功在去年11月締結OPEN(單對乙太網路)聯盟SIG組織,對未來擴展車用乙太網路技術更具信心。

     據瞭解,博通與德國知名車廠BMW歷經2年磨合,博通已成為直接供應商,包括BCM89500、BCM89501、BCM89200、BCM89810等皆已提供樣本,將預計今年下半年首度直接量產供應車廠交換機晶片組。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IC設計 M型走向的憂慮(轉載)

這篇算不算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的正式報告呢?!因為作者是以該單位身份發言的。

但是他的另一篇關於DRAM 產業的報告,好像被報紙的讀者打槍的樣子?!

撇開個人對於產業分析的看法外,至少這些單位所能拿出來的整理數據還算有些依據的。

但我們也只能說是:描述產業現況而已。難道這些業者本身不清楚自個兒的問題嗎?

就像作者在DRAM 產業分析文章所述:"若是2012下半年市場真能讓DRAM業者喘口氣,

甚至產能滿載並重新開始盈利,到2013年時就應該是各廠進行積極轉型,

並將部分DRAM產能調整轉做他途的最佳時點。"....廢話,哪一個業者不知道要轉型啊?!

2012 讓DRAM業者可以喘口氣?!還想期望產能滿載?!還要盈利?!

這不就是他自個兒說在2008 年業者犯的毛病錯誤嗎?!如果這些業者能有這一種

認知的話,人家今天就不會被稱為『慘業』之一,還是『第一大慘業』耶。

反正國內這些業者都是心存僥倖的經營公司...您工研院領政府錢,當然講得輕鬆啊。

至於IC 設計業走向M 型?!在國內我認為應該直接走向單斜邊曲線。還要M 型耶?!

哪一家IC 設計業者誰會認為自己不行?還要合併別人的事?!人家都認為很多東西

自己也可以自行設計的...甚至,以國內的創投環境,您說:您目前IC 設計業的小公司

沒有業績?!沒有客戶或一定的市佔率成績的...誰要花錢理您啊?!

而且現在要搞IC  設計,沒有從系統角度切的話,最後大家也只會淪為殺價態勢而已。

更何況誠如文章所述:"包括影音多媒體、資訊處理、通訊功能、數據資料儲存等,

未來都將在各類電子產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靠~光搞這些東西要養多少系統工程師?

還要從小公司玩起?!錢太多是不是?!....至於,要講求小而美,要做成真正成績?!

說真的~十之八九的公司都是在仿市場既有產品在做Me too 的東西...這也沒關係。

最可悲的是:許多小公司搞IC 產品設計是用『湊答案』的方式在搞IC 設計耶。

譬如:要搞個無刷馬達用的MCU ...就只會看那一兩種馬達規格就開幹了。

結果,搞了老半天~出了IC 才知道無刷馬達的控制系統有那麼多東西要搞定...

最後只好又用那 101 招業務手法:降價求售,搶市場...唉~還想賣公司賺一手?!

現在只能說越來越難啊。...那哪來的M 型?!怎麼辦?!很簡單啊...

大家繼續把市場搞爛啊,以前我記得做那個搖控器的IC,還沒多少家願意再去

搶這個市場,結果現在大系統IC也做不來,只好再來炒這種產品市場,讓他再殺到

血流成河。...『湊答案』又怎樣?!搞到最便宜最重要啊。讓人家看了、聽了...

都覺得真的很荒謬,那又怎麼辦?!您看以下統計圖中有多少公司啊?!

又培養出多少IC 設計工程師啊?!打死他們又不太想換跑道,也不一定願意來搞系統。

他們又不像我們搞系統設計的~偶而還可以幫親朋好友Layout 一兩片PCB 電路版,

甚至寫寫幾個小程式還可以混口飯吃。

放心好了...這一種族群外加這樣子的景象,在幾年內一時是不會有太多改善的,

只怕到時:M 型的產業結構是...小公司一大堆的~而遠出大型公司的從業人員時,

那才是真正的產業問題吧。


-----

台灣IC設計業者平均營收自2005年的新台幣11億元,到2010 年已增加到17億元。台灣整體IC設計業者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也從2005年的10%,到2010年成長到16%;但美國IC 設計業投入的占比則高達25%,而全球IC設計業的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也超過台灣、達17%。

 

因此,台灣IC設計產業已不再是只面對美系半導體整合元件製造商(IDM)或美系IC設計公司的競爭,也開始遭遇中、韓等業者進逼,除對台灣領導廠商產生威脅,對營收及研發投入規模較低的中小企業,經營壓力更是倍增,產業大者恆大的現象逐漸可見。

IC製造產業及IC封測產業都存在M型化發展趨勢。台灣IC封測前五大業者的總營收,在2010年時占所有業者營收的七成,2011年更拉升到73%。

除領導廠商營收成長外,也藉由購併二線封測廠以擴大事業版圖。而中型規模的封測業者,礙於產業大環境的長期變遷與競爭壓力,也樂於併入一線封測大廠,因此對其他中小型業者產生更大的壓力。

為滿足消費者對各類終端電子產品的需求,不論是節能省電、輕薄短小、高效、高速高頻寬,或是優質平價,任何電子系統內的半導體元件之間,除需做適當搭配,硬體也需要進一步與軟體緊密結合,以達到多元功能整合目標。

包括影音多媒體、資訊處理、通訊功能、數據資料儲存等,未來都將在各類電子產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外顯的各類人機互動介面及相關的半導體感測元件,將成為未來電子產品智慧化的表徵。

因此,多核心(Multi-core)應用處理器、高性能繪圖處理晶片(GPU)、長短距無線通訊技術、低功耗與行動記憶體、電子系統層級(ESL)IC設計工具等,都將扮演關鍵的推手與觸媒角色。

例如除智慧手持裝置或智慧電視領域外,具環保概念的智慧化白色家電,也必須仰賴各類型的內藏感測器,並結合電源管理IC以及微控制器等半導體元件,並搭配人工智慧或數學演算法之軟硬體整合方案才得以竟其功。

IC設計產業整體環境的變化,也影響到全球IC設計業的競爭態勢與版圖的質變。近幾年全球IC設計新創公司的數量逐年遞減,但仍有不少具備技術潛力的中小型IC設計公司竄起。例如蘋果及三星去年就分別併購規模尚小、技術精進的IC 公司Anobit及Grandis。而以IC設計為本業的Qualcomm、Broadcom、NVIDIA等,也有積極的購併動作。

另外,近來全球有許多股票尚未公開上市(IPO)的中小型IC設計公司,主要募資及財務支援多來自於大型IC設計或IDM領導廠商,顯示全球IC設計業者對新興IC技術的布局已更形多元。

全球IC設計業「大者恆大」成趨勢,台灣IC設計業者除採取彼此間的被併或收購以促成更大綜效外,也可藉由積極投資具潛在獨特技術之IC設計或矽智財(Silicon IP)廠商,逐步建構對新興IC技術具高掌握度的生態系統,以充分取得各優質技術來源,再從系統觀點加以整合,也是長遠可行的解決之道

(作者是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系統IC研究部經理)

 
---
----
------------------------
DRAM慘業翻身 背水一戰

台灣DRAM產業發展十多年來,現在卻落到現在這般的「慘業」處境,主要是有兩個錯誤的研判,才造成今天的致命傷。

在1997年至2006年的十年間,台灣所有DRAM廠的總獲利合計約有新台幣1,200億元,與南韓相較,還算是不錯的成績。但是因為出現兩次的錯誤決定,台灣主要DRAM廠商自2008 年至2011年,合計虧損近4,000億元。

第一次錯誤的決定發生在2004年至2006年的產業榮景時期,許多DRAM業者對當時市場前景過於樂觀,以高度財務槓桿操作大規模新建12吋廠,種下日後的禍根。

至於第二次對形勢的誤判則是在2008年至2009金融風暴時期,這也是台灣DRAM業者首次遭遇到存亡危機,當時金融風暴衝擊迫使德國奇夢達宣布倒閉、美光瀕臨財務窘境;三星也發生連續六個季度營運虧損壓力。

台灣業者則是誤判市場未來走勢,錯失業內整合的契機,也喪失取得國外記憶體重要技術的機會,使得在2010年時,DRAM及NAND Flash等市場大幅反彈衝高時,台灣業者因受奇夢達倒閉的後續影響,而須承受更替技術母廠的轉換包袱,導致先進製程導入進度、良率提升速度、營利等都落後三星,逐步拉大台灣DRAM業者與韓商的落後差距。

而2011年在遭受歐債危機及全球經濟景氣衝擊下,加上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創新發展,造成對傳統PC市場影響,例如表一台iPad的DRAM容量,僅是一般筆電DRAM容量的八分之一,導致DRAM市場供過於求並產能嚴重過剩。

在苦於追趕且成本無法與韓商抗衡下,台灣及日本DRAM廠商均面臨減產窘境。雖然2011全球DRAM總銷售金額較2010年衰退近40%,但因NAND Flash市場表現相對較佳,三星、美光、海力士等都因有NAND Flash的高營利挹注,得以彌補DRAM事業營利不振的影響。

台灣DRAM產業面對此窘境,若論將來該何去何從,此時已不容許再犯第三次的錯誤。

除智慧手持裝置興起,對傳統PC造成殺傷力,導致全球DRAM 需求大幅萎縮,再就DRAM的供給面來看,2011年全球PC及手機銷售對DRAM的總需求,以龍頭大廠三星的DRAM製程為例,每月僅需12吋晶圓計45萬片產能,即可滿足市場需求。

但台日DRAM業者即使在2011年都採行減產計畫,但目前全球DRAM每月總產能供給仍有約100萬片,台灣每月產能就占約25萬片。在全球DRAM供需失衡現象未解除之前,只有三星因有先進製程技術與成本優勢,且對下游客戶掌握度高,毋須減產。

雖然台灣DRAM各廠現階段所處的問題大不相同,但整體而言,產能過剩是不爭的事實,業者自2011下半年開始陸續減產,迄今已減產約4%,但這只是權宜之計,還是要期盼未來需求回溫,暫停產線得以重新啟動。

業者期待2012下半年經濟景氣逐步好轉,加上第三季傳統旺季將帶動DRAM市場復甦;也有業者寄望Intel的新版平價Ultrabook及微軟Windows 8帶動的DRAM需求翻身,或是看好未來高畫質與3D立體影像,帶動對DRAM容量需求的擴增等。

若是2012下半年市場真能讓DRAM業者喘口氣,甚至產能滿載並重新開始盈利,到2013年時就應該是各廠進行積極轉型,並將部分DRAM產能調整轉做他途的最佳時點。業者也應記取2010市場回溫時未積極轉型的教訓;此外,少虧為贏也是業界必須正視的戰略思考。

台灣DRAM廠商應把握DRAM生命周期長的特點,將所保留的DRAM精實產能,持續經營DRAM市場,應仍可在未來全球DRAM市場及價值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才是台灣DRAM產業可長可久的因應之道。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無人載具發展學會發起

我大學同學去年底毅然決然的將其在大陸發展十幾年的3C 事業全部結束,

整裝把大陸工廠一些有用的生產3C 產品的機器設備全運回台灣...

他跟我說:台灣人在大陸的黃金十年已經結束了,大陸也已在崛起了,

我們不能再漠視這個問題了。尤其他看到大陸也在發展一些先進航空技術:

所謂的UAV 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他覺得既然大家還在那邊拼命的西遷蓋血汗廠,倒不如去做一點人生有意義的事。

他回台灣後,我還特地去拜訪他,他就跟我提起以前在大學時所搞的RPV 計畫,

他覺得他的人生應該把昔日的那一股雄心壯志完成,而且目前大家都經歷了職場歷練,

不管是在業界學有專精技術或是所累積的一些人脈資源,都使得大家應該更有機會

去做一些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他說:他要再做一次RPV,

但現在這個東西有個更響亮的名稱:UAV 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不要再像以前在學校搞個類似模型飛機的東東了...我們真的要搞一架有真正有價值的

UAV。(其實,以前那一架RPV 也不錯了啦,都可以執行一些空拍、攝影任務了...

我還記得在校慶時還展出空拍台南運河的影片成果!)

但是現在科技進步,尤其台灣高科技在無線通訊或電子系統發展能力都有一定的

國際水準了,那為何不能再搞這樣子的東西呢?差別的:或許就是屬於我們的

航空飛行技術。那我們是不是更應該跳出來呢?!甚至園區一些朋友搞那個車載多媒體

,又是結合衛星導航的...又搞那個Gyro 慣性導航的...又是一大堆無線通訊等等...

何必去搞那些殺價競爭的鳥事呢?所以,同學就說:同學~我們來搞個UAV 吧!

就這樣子,就先決定先成立學會。第一步就是要連署成立社團法人。

以下就是申請表格。

當然就是希望全台各地有人願意代表連署...在新竹地區,身為同學,又稍微懂一點

電子系統應用結合引擎控制系統專長,當然就得義不容辭的第一個跳出來了囉。

但好像還缺一兩個連署人喔?!...

當然啊,我就跑去問園區的老同事,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啊?!

他們一劈頭就問我說:您們要搞『全球之鷹』(global hawk)?果然也是內行人。

沒有啦,我同學說:Global Hawk 太貴了,先搞簡單一點的:

Predator (掠食者)就好了。以下都有一些影片介紹,有興趣者可以自行搜尋。

經由同學的奔走鼓吹之下,航太學會也答應加入。

以前我跑多核心MCU 時,也有接觸到一些學校與一些民間小企業也在搞類似的

東西,但都比較偏向學術研究或是只是承接一些政府委託案---譬如水文空照調查、

或是空氣污染防制監控等。但同學說:UAV 是全球趨勢,不只只是一個簡單的

飛行載具而已。我們應該更賦予更多的目標與任務...好一個雄心壯志。

想進一步瞭解嗎?!也歡迎您的加入。

---

大陸的UAV 發展:

 

---

終極武器-- 全球之鷹(global hawk)

 

------------

Predator UAV System :

---

Predator B :

 

---

兩人小組執行地面目標攻擊操作: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黃仁勳:三星由客戶變敵人(轉載)

我個人覺得這是基本產業結構與潮流趨勢的改變。

因為現在電子產品由原來的零組件(IC 方案)主導的市場,慢慢的又轉回系統觀點。

這其中有一部份是由蘋果帶領出來的市場趨勢。

在過去我也一直強調:在上游IC 產業過於競爭之下,其實IC 方案在現在能扮演重要

角色地位已經不像以前那般了。就像蘋果自家要用的微處理器都可以自行研發處理。

現在要開IC 沒有像以前那麼難了,只怕您本身沒有產品或系統觀念而已。

就如同一位同業好友CEO 說的:現在要搞方案供應商就如同台灣搞固網(市話)一般,

在整個市場生態上缺乏了"最後一哩路" 去直接面對市場或客戶的直接互動,

就難以掌握目前或未來客戶與市場脈動...而讓自己完全處於市場被動狀態。

譬如:常常看到人家要搞Android 時,或是要以ARM 四核心來搞平台時,

自己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再來熬夜賣肝都已經來不及了。就像此新聞中的主角公司

一樣...明明覺得市場應該很好,卻不知客戶已經偷偷的轉換產品開發或市場趨勢了。

那更何況像國內那些規模更小的公司,更是處於盲目挨打地位。

譬如說:像我所熟悉MCU 市場來說,現在每一個碰到我的MCU 廠商都跟我說,

他們的MCU 要從原來的玩具、消費性市場轉換成工業用馬達或是高階產品市場,

但我一問他們說,那您們有掌握市場或是真正的終端客人嗎?那您們又會真正的

懂得這些應用領域的系統Know-how 嗎?---  就如同上述的"最後一哩路"在哪?

現在有很多失去主戰場的IC 設計公司或IC 設計工程師們,他們都會拿過去的

經驗法則來幻想:好像有什麼東西或市場可以做喔?!但卻又沒有真正能夠掌握

產品系統應用端的一些"眉眉角角"(台語)...結果砸了時間與金錢之後,還是乖乖的

跑到同業去打聽一下隔壁那家同業公司在做什麼?只好再跟著做,再喊出更好、會更

便宜的產品方案。惡性循環與競爭...結果當然可想而知了。更可憐的是:

現在要搞的東西要能有量又有毛利的,真的少之又少。要不然就非得要砸了大錢

才有機會的。現在什麼產品最紅?當然就是平版電腦或手機晶片啊,但據說:

如果您要搞手機晶片的話,沒有準備個至少台幣 60 億來燒的話,業界會認為您是

沒有決心的...那您說:您有這個決心嗎?而且現在時間點恰當嗎?...

---

當然以目前全球科技業的龍頭來看:幾乎都快被系統廠商主導了,您看:Tegra 晶片

一年銷售金額才5.4 億美元,但人家搞智慧手機的營業額有多可觀?!

您看一樣的董事長,一樣要搞產品,VIA 與HTC 兩家的營業額如何相提並論呢?

(不知從何時,國內許多上市櫃的IC 設計公司的營業額每月都只是區區幾百萬元...

那您覺得這樣子的公司能養幾個真正有實力的IC 設計工程師...然後還要搞到系統方案

的Total solution 呢?!...搞不好投一次Test wafer ,還要冒著重大的財務風險呢?

那您就別再幻想說:來個股價大翻盤或是再來拼個上市櫃賺一波吧!)

反正,現在搞方案與搞產品就只差"製造" 與終端客戶的"最後一哩路",

而那一個"製造"問題,全球有最可憐的台灣、中國人的幫人家賣肝代工...

那又何必辛苦傻傻的等客人最後一個跟您說:

不好意思,您的IC 晶片方案已經不流行了。或是跟您說:您要不要拼一下價錢啊?...

---

黃仁勳:三星由客戶變敵人

  • 2012-02-17 01:28
  • 工商時報
  • 【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市場當紅,已經影響筆記型電腦銷售,加上英特爾、超微將繪圖晶片核心及中央處理器核心整合為一,讓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面臨繪圖晶片銷售成長趨緩的龐大壓力。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低階及入門級繪圖晶片市場,的確因英特爾及超微的整合動作,出現明顯萎縮。

     為了降低產品線過度集中在繪圖晶片風險,NVIDIA搶進ARM架構應用處理器市場,並成功拿下非蘋陣營過半市佔率,只不過,原本是NVIDIA最大客戶的韓國三星,現在卻變成最大競爭對手。黃仁勳也只能下修今年Tegra晶片銷售金額,由去年預估10億美元目標,下修到僅較去年的3.6億美元成長50%,約達5.4億美元,等於只剩下原本目標的一半。

     NVIDIA去年底推出全球首顆四核心ARM應用處理器Tegra 3,由於進度領先競爭對手德儀及高通,黃仁勳才會預期Tegra 3銷售可望一飛沖天。如今下修年度銷售目標,黃仁勳最感到扼腕的事,不是因為市場需求不好,而是大客戶三星現在變成了敵人。

     黃仁勳表示,市場正在改變,原本是NVIDIA行動晶片客戶的三星,現在已成為直接競爭者,因為三星不僅為蘋果生產iPhone及iPad內建的ARM處理器,三星自己也推出能跟蘋果一較高下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黃仁勳直言,三星幫蘋果生產晶片已經有一段時間,無疑地是學到了一些東西,且三星還將學到的應用在自家手機產品中。

     事實上,三星除了替蘋果代工A5/A6處理器,本身也投入ARM應用處理器市場,推出Exynos晶片搶佔市場商機,雖然目前只有三星自家產品採用Exynos處理器,但因為三星已經全球第2大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廠,三星拉高自給率,自然就等同於NVIDIA、德儀、高通等業者,無法提高ARM應用處理器的銷售量。

     三星不僅是全球記憶體龍頭,今年用於晶圓代工及系統晶片的非記憶體事業,資本支出上看7.5-8兆韓元(約65-70億美元),幾乎較去年增加8成到1倍,顯示三星巨人在半導體市場野心勃勃,不僅在晶圓代工市場想與龍頭台積電同台競爭,在ARM處理器等系統晶片市場,早已將NVIDIA、高通等列為主要對手。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偉大的程式語言-C 語言

本週的科技重要訊息... 微軟的C++ 組譯器 20 週年。

20 年前我也剛好從學校畢業投入職場工作,不過那時我還是使用Turbo C 。

此時微軟也將同步宣布發表Visual C++ 11 版--- 讓 C 的平台更向往ARM及平版平台。

也將終於推向支持多核心的組譯功能...詳細我們不知道,但畢竟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之前搞過那個多核心微控器,總覺得那個組譯器都不是很friendly...

當然之前已經有支援所謂的Multi-thread,但感覺還不是那麼強烈。

看來微軟也不得不向現實趨勢低頭。也不一定要走 Wintel 模式了。

我們還是很樂見有這樣子相關產品訊息的發佈。

同時我們也順便把C 語言的誕生做一個回顧。也讓我們看到人類科技史上一個重要

人物與其故事背景...的確,有了這些的努力與貢獻,使得人類的科技發展有了

長足的發展歷程。分享給各位。


---

The Microsoft C++ Compiler Turns 20!

3 Feb 2012 8:30 AM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Microcontrollers for Mechatronics

過年前我有收到Design News 寄來的一則線上研討會廣告:

Join Our Next Online Radio Show Microcontrollers for Mechatronics

During the show, they’ll cover the following topics:

  • Definition of mechatronics
  • Mechatronics apps that are the most compute intensive
  • Robotics and machine vision applications
  • MCU features most important to engineers (clock rate, program memory, on-board RAM…)
  • MCU aspects that are most overlooked

當然啊,適逢中國春節期間,誰理他啊。

不過,這一個議題大概是最近一年來,我碰到最多賣MCU 跟我提的問題。

大概真的不景氣或是 8 bits MCU 市場價格真的太殺了...光賣一般MCU真的沒有什麼競爭力的。

所以,這些賣MCU 都只好往附加價值高的應用產品看吧。

那什麼是:"Mechatronics" ?就是做機電整合啊。...

做機電整合無非就是:馬達或引擎控制吧。

尤其馬達控制應該是比較大宗吧。但說真的~這個市場也不是一般人說做就做的。

當然他的市場規模也不是像消費性IC 那般驚人,但也沒辦法,太多人搞MCU,而又沒有

太多的應用市場可以搞,大家只好瞎搞和的加減搞吧。

說真的,如果是一般工控伺服馬達控制,也是一大堆廠商也都搞得很成熟了。

像我一位大學同學,根本也都不想這麼多,他就去市面上去買個伺服馬達外加控制介面卡,

再自己用VB 寫下幾個命令,自己就搞起一些加工機來賣了。他跟我說:我一年也不要多,

搞個八軸的加工機...一年賣個兩三台就可以過得很舒服了。

那您說:這樣子的市場量對賣MCU 零組件廠商怎麼活啊?

所以,我才笑說:要搞Mechatronics ,還不如去搞終端系統系統整合吧。

連我一般搞系統Turnkey 的 Design house 的朋友也跟我說:他也不想幫IC 廠抬轎了。

還不如真的自己跳下來搞終端產品,還比較貼近終端客戶,或市場脈動。

(當然最重要一點是:因為現在搞IC 的毛利是越來越低,也沒啥利潤可以給這些

中間的代理商或是Design house 了...萬一又沒量(規模)的市場,那就更慘了。)

所以嘴吧講的Mechatronics...那您跟我說:是機械Know-how 比較重要呢?

還是電子的Know-how 比較重要呢?這個時代環境,搞電子的人多呢?還是搞機械人多?

那如果搞機械的人少,那當然搶手,那人家為什麼還要去賣肝呢?

像我同學,根本不用懂MCU 的寫法,人家光用VB 寫寫程式,還可以熱情招待我打屁聊天。

還問我有沒有興趣再回大學時代,重溫搞無人飛機的樂趣?.........

還一本正經的跟我說:我是很認真的喔。

他跟我提這件事就讓我無意間又想起另一個Mechatronics 的故事:---

拆解陀螺儀玩具直昇機

對啊...這不就是Mechatronics 應用嗎?那您又希望市場規模的需求量。

看來好像只有這個喔?但是當我看到過年大賣場的DM 價格時,不免心又一沈。

我當初買那一台時,就在去年年初還有799 元,怎麼價格就成這麼樣了?

---

大買家的價錢:一模一樣的東西耶,怎麼差這麼多?

獵鷹直升機GS-5 (HLF69326/個)

國外網站:

R/C GS-5 Gyro Helicopter  

當然也有 $ 19.99 的價目啊!--- S110G Super Mini Helicopter -

所以,可想而知真正的工廠的FOB 價格在哪了,再推到MCU 零組件,

就更不用說了。同樣的DM 再翻一頁看到那個純機械的塑膠玩具槍的價格時,

那我為什麼還要去想那個Mechatronics 問題呢?那您是否考慮乾脆要不要回去搞那個

模具設計,機械製圖?...幹嘛還那麼辛苦的在寫程式,燒程式,還要擔心程式有沒有bug ?

----

其實有許多產業發展、公司產品政策或是個人的生涯規劃都是可以攤在陽光底下檢視的。

沒有人說哪一種方式是對的?但實際上事實擺在眼前,從許多時下許多產品或是

產業發展,過渡的發展所帶來的就是惡化的發展趨勢...一個截然不同的情勢發展。

所以,或許真正Mechatronics 是讓這些搞MCU 的人或公司真正能靜下心來好好的

思考一番吧。畢竟搞Mechatronics 還是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發展驗證的吧。